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八章 皇家辛秘(2 / 2)

王守忠道:“别多想,这是官家的意思,你若能说动长公主回心转意,与官家和解,便是大功一件。”

“这个…”

看今日情形,再联想到卫国长公主的言辞,杨浩觉得他们兄妹的误会可能有点深。

而今想来,赵元俨多番出入玉津园,应该就是去做和事佬,似乎成效不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是说解就能解开?

这是一个苦差事,杨浩不想答应。

王守忠低声道:“这是八王爷的夙愿,你没看他临终之前还在为此努力?你难道不想替八王爷完成遗愿?”

道德绑架!

“此事也是官家的心结,身为宋臣,当尽忠王事,你总不是不忠不义之辈吧?”

变本加厉的道德绑架啊!

好吧,瞧这架势,不答应似乎是不行了。

“我尽力而为,不保证成功。”

“嗯!”

王守忠还算通情达理,点头道:“原因你该知道一些吧?长公主似乎都说与你了。”

“知道一些,不全明白…”

杨浩瞥了一眼远处的张隐歌,看来他是赵祯安插的耳目,往后得小心。

“长公主是官家的亲妹妹。

“哦…”

“同父同母的嫡亲皇妹。”

“哦…啊,什么?”

杨浩以为自己听错了,讶然道:“长公主也是宸妃娘娘……”

“嗯!”

王守忠点头道:“长公主生于乾兴元年夏,是先帝的遗腹女,官家生母宸妃娘娘所出。

时先太后抚育官家,执掌政局,恐有人借宸妃娘娘生事…故将公主养在杜贤妃名下。”

皇帝生母,若再诞下皇女,地位必然提升,可能形成威胁。

身为皇后,刘娥将皇女养在其他嫔妃膝下,抑制李宸妃,合乎逻辑。

只是到底出于政局考虑,还是私心作祟,就只有刘娥自己知道了。

结果是李宸妃不得见一双儿女,孤苦伤怀,早早亡故;

卫国公主从小失去母爱,性格沉郁;也是如今兄妹失和的一大缘故。

一切的悲剧,皆是源于刘娥当初之举。

从结果上来看,她做了一件恶事。

赵元俨指责刘娥苛待李宸妃,也并非没有道理。

相比于死后穿着皇后服制下葬,李宸妃想必更愿意儿女承欢膝下。

王守忠道:“后来八王爷告知,官家才知道长公主身份,对其格外关爱。唯独婚事上,出了些许岔子。”

“哦…”

故意装傻的结果,是王守忠的白眼。

“郭皇后是先太后所立,她欲将长公主下嫁其弟郭中和,并得了先太后首肯。”

王守忠道:“长公主本与先太后……不亲近,加之某次郭中和入宫宴饮,对长公主有失礼之举。

故而长公主不愿下嫁,官家心疼幼妹,本欲取消婚约。

然郭后口称婚约乃先太后懿旨,指责官家忤逆,为此起了争执,不慎抓破了官家的颈项。”

后面的剧情众所周知,吕夷简为首的大臣们以此为由,推动废后。

外界的传言是郭后善妒,因赵祯宠幸其他嫔妃而愤怒,原来真正的缘由竟是小姑子。

“郭后虽然被废,但郭家世代为平卢节度使,驻守代北。

官家少不得做些姿态,故有传言欲复立郭氏……郭中和与公主的婚约取消,嫁了颍川王府的一位郡主过去。”

杨浩表示理解,废黜是对郭皇后的不满,对郭家的警告。

但因郭家手握兵权,少不得还需笼络,打一巴掌,少不得给颗甜枣。

赵祯这个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官家不易,但长公主不解,一直对此深有误会。能不能化解,就靠你了。”王守忠苦笑一声,拍拍杨浩的肩膀。

杨浩刚想说点什么,却突然听闻内室之中,赵祯大声疾呼:“御医,快传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