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三章 梁园背后的主人(2 / 2)

杨家食府开设之初,曾想过寻一处大店面,可惜一时没有合适的。后来开设的几处分店,铺面都比较小。

徐六斤心里似乎一直记得这茬事,从牙行听到消息,立即屁颠屁颠前来找杨浩。

杨浩的第一反应却是,那日在梁园纨绔子弟们的建议。

一转眼,楼真的来了。

他狐疑地打量着徐六斤,怀疑是不是一众纨绔收买他,故意送楼上门?

不过开设一家“杨楼”倒确实有利可图,很多事情都能方便许多,尤其是即将推出的酒水。

消息一传开,几个相熟的将门子弟都找上门来,蹿腾着杨浩尽快开设,并且委婉提出了参股之意。

如此一来,杨浩越发坚信,“送楼上门”是他们的手笔。

如此煞费苦心,如果还不答应,那可不是不近人情那么简单,纯粹是得罪人。

杨浩答应了,为了不得罪这群小爷,再者也是为人多势众好办事。

虽说自家生意得过皇帝首肯,官面上的事倒是好办,但私底下的小鬼难缠,总不能什么事都去找赵祯吧?

有这群纨绔子弟出面,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必要的时候,他们或许可以作为挡箭牌。

比如酒水,比如白糖,万一冒犯了哪家生意,至少有个他们自家子弟挡在中间,至少有缓冲作用。

不过杨浩有言在先,参股合作的只是杨楼,不涉及杨家其他产业;并且自己要保证绝对的控股权。

具体算下来,分给高遵裕、潘孝文、石俊、王景元、以及沈放的股份,总计不过三成。

出乎意料,几个权贵子弟欣然接受,表示只要能赚点钱,方便吃喝玩乐,眠花卧柳即可。

以至于杨浩很怀疑,到底是他们私自行为,还是有家族指使?

总而言之,与这些人合作本就与与虎谋皮,任何时候都得小心为上。

商定好之后,酒楼很快就盘了下来,高遵裕出面,开封府很快办妥了过户文书,随后便立即开始修缮装饰。

三层高的酒楼,紧邻汴河,区位、交通、风景都不错,真不知道怎么就经营不善了?

杨浩仔细查看,后面还有偌大的院子、库房,顺带把高价把周遭的几户房舍全部买下,新建房舍楼阁。

只要经营得当,不说日进斗金了,财源滚滚是肯定的。

至于店名就叫“杨楼”,大有与潘楼、任店一争高下的意思,故而绝不是单纯的食府酒楼。

歌伎入住,红粉温柔是少不了的,有一群纨绔子弟出马,杨浩在许以重金,已然有不少俏姐儿入驻。

签订契约的时候,这些风尘女子惊讶地发现,不是卖身契,而是“雇佣合同”。

她们不必彻底卖身给杨楼,等若只是雇佣的帮工,当然了,工作内容有其特殊性。

卖艺还是卖身,完全自主选择,不会强迫。

遇到客人用强,杨楼还会出面保护,保证她们的安全与权利。

契约签上三年五载,到期之后无论是投奔他处,还是豪门为妾,或是嫁于平民,完全自由。

杨楼绝不会干涉,还会按照合同约定,将几年来所赚钱财的一定比例足额给予。

如此做法,闻所未闻,却足够让人激动。

有不少风尘女子经不住热泪盈眶,在这份“合同”上,她们看到了“尊重”二字,第一遭被“当人看”。

别看有公子名仕,名流商贾追捧,但她们心里都清楚,那不是冲着她们这个人。

男人们在意的只是俏脸蛋,以及白花花的窈窕身段,一旦年老色衰,谁会多看她们一眼?

至于年轻时对她们百般讨好的鸨妇、老板也会翻脸不认人,会想尽办法榨干她们最后的价值。

再往后,是生是死,有谁在乎?

因而在适当时候,跳出火坑,成为大多数风尘女子的梦想。

但一旦签了卖身契,成了娼门女子,哪能轻易脱离苦海?

但在杨楼,她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也有人说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别看现在说得好听,将来谁知道呢?

卖笑卖肉,还想有好下场?痴人说梦。

是以很多人还是持观望态度,却不想绿袖无意间表示赞赏与信任,并露出“跳槽”之意。

东京风尘界不由为之震动,许多人为之津津乐道,不免也惊动了梁园背后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