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四章 人世间该有的模样(2 / 2)


杨浩想起来,华阴是大宋名相寇准的老家,乡邻皆引以为傲,但凡读书郎都以其为榜样。

只是动辄以宰相为楷模,压力好大。

说好的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呢?

还有,沈媛也真是的,好好的何必与婶娘说这些呢?

但愿她没有提及自己拒绝尹洙请功一事,有功不受,有官不作,婶娘决计无法接受。

“呵呵…等我们一切安顿好了,来年再说吧!”杨浩只得打个哈哈,且走一步看一步。

吃过饭,一家人便早早就寝休息。

杨田氏母女睡在里间,杨浩住在外间,大黄狗一如既往地卧在门后。

一夜无话,次日晨起洗漱,用过早食之后,杨浩便带着婶娘和妹妹出门了。

首先去附近的布庄,一路逃难,衣裳多有破烂,加之已经是秋日,天气逐渐转冷,一家子裁剪两身新衣服十分必要。

有新衣服穿,杨雪自然格外高兴,以往可只有新年的时候才有此待遇。

杨田氏却不免连呼破费,杨浩只得安慰她,眼下不缺钱,不必介怀。

谁知杨田氏念起居家度日经,盘算着租赁房屋,添置用品,开设饮食店铺,杨浩读书,甚至娶媳妇等种种花销。

得出的结论是,必须省着点,节俭度日。

杨浩很无奈,五十两银子换作铜钱真不是一笔小数目,日子完全不必紧巴。

何况自己背囊里还有东西,单单一个空二锅头玻璃瓶,在市场上也能卖出天价,只是眼下还没有这个必要罢了。

杨田氏本欲立即找牙行租赁房舍,但杨浩却坚持先带着她们逛逛东京城,等大概熟悉了环境再说。

各处名胜自是要去的,首先一个便是相国寺。除了拜佛祈福之外,杨田氏专门请人写了亡故子侄的排位,暂时供奉在庙里。

杨浩则布施了不少香油钱,请庙里僧侣念经超度。这一遭,崇尚节俭的杨田氏没有说什么,只是经不住地直流泪。

不过出了相国寺,不多一会便破涕为笑,生活总是要向前看的,杨田氏是个坚强的女人。

随后一家人又去逛了繁台、开宝寺、铁塔湖,最终来到了御街之南的汴河州桥。

汴河两岸的柳树叶子已经开始枯黄,逐渐飘落,得等到明年二三月,才能看到东京最著名的汴河烟柳。

河面上船只往来不绝,已经是九月间,再有两个多月汴河就会水枯封冻。江南的粮食布帛等各种商品物资,正在抓紧运送。

船只在码头落锚靠岸,便立即有工人上船卸货装运,车水马龙,相当繁忙。

此情此景,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景象十分相似。

河边街旁则店铺林立,一片繁华景象,人来人往,相当热闹。车家炭、张家酒店、李家香铺、李四分茶……

《东京梦华录》里提到的店铺逐一出现在眼前,路过大名鼎鼎的“曹婆婆肉饼”店时,杨浩专门买了几块品尝。

滋味不错,尤其是杨雪吃的津津有味,满嘴流油。

肉饼下肚,瞧见附近热腾腾的包子,小家伙又嚷着要,吃货本质暴露无遗。

刚填饱肚子,瞧见街边卖木偶玩具,杨雪又眼巴巴地看了过去。

虽然杨田氏一再强调节俭,不能惯着孩子,但杨浩不以为然,一一满足。

说好的,女孩要富养来着。

杨雪很满足,小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杨田氏也欣慰畅快,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走在州桥川流的人群中。

直到此时,杨浩才终于感受到,所谓大宋,乃是华夏古代最好时光是怎样一番景象。

市井街市,繁华热闹,人间百态,亲情友谊……这才是人世间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