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三章 可愿往上土桥一行?(2 / 2)


“要不范相公、韩相公去和西贼谈谈?你二人在西北抗贼,西贼胆惊骨寒,没准能震慑使者,降低岁赐。”

参知政事贾昌朝好似打个圆场,范仲淹和韩琦却皆是心中一动,老狐狸不安好心,这是给他们挖坑啊!

御座上的皇帝赵祯也心知肚明,见到宰执之臣因此争执不休,心中不由烦闷。

恰在此时,都知王守忠进殿向赵祯耳语几句。

“诸卿继续讨论,朕…去去就来。”

赵祯撂下一句话,在一群宰相的诧然注视下,快步离去。

宰相们猜测发生何事之时,赵祯已经到了文德殿,高继宣已经等候多时。

“高卿匆匆入宫,发生何事?”

“回官家,西夏使者在上土桥头纵马,还欲行凶伤人。”

“竟有此事?”

“据悉是西贼纵马,险些伤及一名女童,被其兄救下,然后要求西贼致歉,起了冲突…八王爷也在现场。”

“八皇叔也在?”

“八王爷在附近一家食肆用餐,受到惊扰…其侍卫出手救人,与党项人有过交手…西贼言辞辱及王爷…”

上土桥…食肆…少年郎,荆王恰好在。

几个熟悉的关键词蹦入脑海,赵祯眉头一动,追问道:“详情如何?”

听高继宣说清楚来龙去脉之后,赵祯沉默片刻,点头道:“高卿处置甚为妥当,及时约束西贼,保护八皇叔,维持秩序,安定民心,甚好。”

“此乃臣分内之责,而今杨怀玉已经将西贼‘护送’回驿馆,臣会加派兵马‘护卫’。”

“嗯,记住了,东京城里,容不得任何人嚣张撒野。”

赵祯有些愤怒,天子脚下,这般猖狂,让他这个皇帝的脸面往哪放?

“是!”

临了,赵祯又补充一句:“对了,既然八皇叔喜欢去品尝美食,你平日派些人手到上土桥一带巡视,勿使人生事。”

高继宣微微错愕,保护八王爷不该是增派随行护卫吗?为何要巡视上土桥,莫非……

“遵旨!”

聪明人不该多问,高继宣欣然领命,告退离去。

赵祯又沉默了片刻,唤过王守忠:“去垂拱殿传旨…”

……

一众宰相等候许久,官家未归,只来了王守忠。

“诸位相公请回吧,官家不过来了。”

“敢问王都知,发生何事?”

“也没什么,西贼在上土桥纵马,拔刀伤人,惊扰了荆王…”

一句简单的回答,模糊不清,但听到“西贼拔刀”和“惊扰荆王”这等关键词,诸位宰相心中皆是一惊。

这能叫没什么?

王守忠轻轻一笑,续道:“对了,官家旨意,曹仪迁耀州观察使,杨怀玉进捧日军都虞候,烦请政事堂拟旨下发。”

这……

突发情况,突然的人事变动,事情绝不简单。

几位宰相一回官署,便立即派人前去打听,事情的前因后果迅速一目了然。

也真是巧了,宫中刚在讨论岁赐,西夏人便在街头行凶,偏不巧把八王爷卷了进去……

西贼惊扰荆王,好像有些牵强,但侍卫与西贼动手,使臣辱骂八王爷,都确有其事。

和谈的节骨眼上,此事自然越发敏感。

这也就罢了,重点还是官家的态度。

曹仪是皇后的堂兄弟,只因偏袒西贼,官家便不讲情面,将其调任出京,多少有贬谪意味。

而且还是耀州…关中腹地,距离西夏不远的地方,官家此举颇有深意啊!

反倒是及时前往,强势约束西贼,护卫荆王的杨怀玉升了官,其中意味深长……

几位宰相顿时心里有数。

范仲淹与韩琦心领神会的同时,也都留意到一个细节。

上土桥、食肆、少年!

范仲淹悠悠道:“稚圭啊,晌午之后若无其他事,可愿往上土桥一行?”

“好啊,八王爷流连的食肆,岂能不去品尝一番?”韩琦心领神会。

“叫上永叔,一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