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九章 祥瑞啊!(2 / 2)


灾民们本就惶惶不安,如果再挖出这玩意,被认为是上天示警,定然人心浮动,到时候略加蛊惑,推波助澜,很容易发生动乱。

杨浩相信,要不是大宋江山整体还算稳定,没有到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的地步,石碑上肯定会刻着“此物既出天下反”。

而今算是退而求其次,饶是如此,也会有不小的麻烦,足以动摇人心,甚至动摇江山根基。

“李公,兹事体大,此事下官不敢擅专。”尹洙欠身一礼,名为请示,但仍旧有分摊责任,拉挡箭牌的意味。

白发老者沉吟不语,抬头看了一眼杨浩,震惊、欣赏、怀疑、感激……顷刻间眼神中浮现过许久复杂神色。

“杨小哥,你既料想如此准确,想来也有应对之法吧?”

“对对,杨小哥可有对策?”尹洙也转身看向杨浩,颇有期待。

详解灾民安置章程时他便有所怀疑,那东西肯定不是沈放的手笔,多半出自李迪亲笔,才女沈小娘子或许也有参与。

但而今看来,兴许与眼前的杨浩有关联,是以尹洙的态度大为改观,再也不敢等闲视之。

“这个…”

杨浩迟疑道:“兹事体大,按理说不该小子置喙的,不过既然两位长者都问了,那小子窃以为……

既然他们费心费力地将东西埋进去,那就让他们明日挖出来好了,为朝廷献祥瑞,也是有功的。”

“祥瑞??”沈放一脸懵逼,以为自己听错了。

当此之时,厅角的烛影里一个清丽的声音道:“改一个字便是祥瑞。”

……

次日一早,灾民营地照旧开始排起了如厕长龙,然后排着队喝粥吃咸菜。

青壮男子们照例前往黄河大堤,挖土抬石,加固大堤。虽然劳累,但能有碗干饭吃,还能领到米粮,庄稼汉们毫无怨言。

想想前些天食不果腹,卖儿卖女的凄惨情形,而今能靠力气挣口饭吃,简直求之不得。

因此青壮男子们干得很起劲,工地上完全是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

几名壮汉挥汗如雨,正在掘土,这里要挖一条沟,里面添加石块加固,避免被大水轻易冲蚀。

土质明显有点松,但几人仍旧装作很吃力的样子,使劲挥动镐头。猛然间,一声响动,好似触到什么硬东西。

几人心领神会地对望一眼,加速挖掘,眼见一块石碑从泥土中露出轮廓时,几人顿时高声喊道:“这里有东西!”

围观是华夏民众自古以来的传统,周遭的民工听到呼喊,好奇不已,纷纷撂下手中的工具围了过来。

已经有人跳入土坑之中,刨出那块石碑,然后小心翼翼地清理上面的泥土。

“好像是块石碑。”

“上面还有字。”

“写的什么啊?”

“看不清楚…”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之时,有人很贴心地提来一桶水,泼向石碑。

泥土冲散,栩栩如生的云纹首先显现,继而出现了两行镌刻的字迹——小月东边走,此处一出天下……安!

最先动手挖掘的几个民工本来一脸喜色,但看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顿时如遭雷击,呆立原地,愕然无语。

明明是…怎么会……

巨大的问号在他们脑海中浮起,继而似乎想到了什么,后背顿时开始汗如雨下。

想到挪动步子时,身后有人围了上来,并大声道:“小月东边走,可不就是“赵”字嘛,此处一出天下安,是说石碑出现,天下平安…”

“赵乃国姓,那么此碑便是……祥瑞,祥瑞啊!”惊喜的呼喊顿时响彻黄河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