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三七章 兴庆府(2 / 2)

张贵妃在休养,失去一双子女是沉重的打击,却也让她得到了皇帝的更多怜爱与疼惜。很多人相信,如果不是有曹皇后在,且家世显赫,她会立即登上后位。

赵祯由衷希望她尽早养好身体,毕竟这是自己最早看中的女子,感情深厚。

他也相信,孩子还会有的。

毕竟才三十多岁,年富力强,多多耕耘,哪怕广种薄收,只要天可怜见,终究会有孩子的。

自打张贵妃流产之后,朝野再度起了一些言语,建议早立储君,以固国本。

皇子都没有,何来立太子之说?

这些人到底安的什么心?赵祯满心愤慨,不能当众发火,但可以置若罔闻,他打定主意,绝不让某些人遂了心愿。

除此之外,一个要紧便是西垂事务。

给西夏的岁赐顺利交割,宋夏就此暂时进入一个平静期,边疆安宁,相安无事,这最好不过。

韩琦与杨浩有功,自不用多说。

没想到这个时候,杨浩突然提出要去兴庆府。

那可是个虎狼之地,自从真宗年间丢失之后,宋人很少踏足。

自从李元昊称帝,大宋的使臣就没能过黄河,每次最多走到西平府。

据说原因是李元昊在兴庆府,无论宫室还是仪帐都是帝王做派,作为一个藩属,明显僭越。

他爹李德明当年接见宋使多少还有个遮掩,这厮则是直接将使臣拒之门外,关起门来当皇帝。

如果杨浩能到兴庆府,确认情况,适当抗议,也是好的。

至于提到的挑拨离间之类的说法,赵祯和庞籍等人都没有未卜先知的能耐,所以多少持怀疑态度。

不过杨浩既然信誓旦旦,让他试试又何妨?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并不会引起西夏太大防备,要是真能达到点什么目的,对大宋而言都最好不过。

至于杨浩的安全,赵祯并不很担心,一份诏书,杨浩便成了大宋钦赐夏国主寿礼的钦使。

上国天使,西贼岂敢伤之?

……

数日之后,当朝廷的诏书送到时,杨浩再度启程,踏上前往兴庆府的路。

名义上宋国使臣,前去为李元昊寿诞封赏恩赐。

野利浪烈得到消息,嘴角露出了冷笑,这个宋国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在榷场或许不能奈何他。

但进了西夏地界,即便是宋使又如何?

杀了他或许不行,但寻性滋事,折磨一番完全不在话下。

本想在去的路上就动手,但哪曾想没藏讹庞竟然结伴同行,无可奈何,只能等到了兴庆府再说。

有西夏数一数二的猛将护卫,杨浩自然全无顾忌,对安全丝毫不担心,优哉游哉策马西北行。

当此之时,正值初夏时节,西北之地草木刚刚茂盛起来,绿草如茵,原野上不知名的野花盛开,风景甚美。

杨浩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走向黄河上游最为富饶的宁夏平原。

与此同时,辽国西京大同府,河湟吐蕃青唐城,都有使臣出发前去兴庆府,前来贺寿。

李元昊的这个生辰,注定了热闹。

所以凑热闹的人也不少,高昙晟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