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七章 卫国长公主(2 / 2)


车厢里,一身杏黄道袍的女道士面带悲情,神色焦急。

坐在车前的张隐歌见状,连连催促车夫加快速度。

一想到八王爷病危,他们的心全都飞向了荆王府。

以至于没有注意到,马车之后的不远处,一个身影悄然尾随……

……

这顿饭杨浩做的格外认真,尽可能发挥最高水平。

辣子鸡丁、酸辣土豆丝、小炒肉、蘑菇青菜、韭菜香干、蒜泥黄瓜,木须肉、松鼠鱼、冰糖肘子……

菜式很多,种类丰富,主食是蒸饼,然后熬了一锅玉米粥。

而后命人回家取来最新酿造的梨花白,好歹让老王爷尝尝味,最后美餐一顿,安心上路。

一应菜肴做好,王守忠来瞧了一眼,欣然点头,领着杨浩前往内宅。

卧房里,杨浩见到了赵祯、赵元俨叔侄,第三位客人显然尚未到。

“小子拜见官家、王爷!”

“饭菜备好了?”赵祯径直询问。

“是!”

赵元俨闻言,动了动嘴唇,笑道:“最后能吃到一顿三郎烹制的佳肴,死而无憾。”

“王爷,您快别这么说…”

杨浩鼻头有些酸,低声道:“小子希望您老好起来,往后天天给您做饭。”

“哈哈,你小子有这份心就好,可惜啊……唉,往后每年忌日,记得烧几道菜,祭奠孤便是。”

“嗯!”杨浩红着眼睛,连连点头。

“那土豆、玉米、辣椒……”

赵元俨仿佛又变成了那个惦记美食的老饕客,精神似乎好了许多。

杨浩心里却咯噔一下,这不会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吧?

“您放心,酸辣土豆丝、玉米羹、辣椒炒肉等,各色菜肴都备好了,还有一瓶小子新酿的梨花白酒水,等着王爷品尝呢!”

赵元俨点点头,似乎甚是欣慰:“那就好,孤有幸成为大宋品尝新粮食的第一人,也算有福。

到了地下,好将新粮食的滋味说与太祖、太宗、先皇知晓,让他们泉下有知,也高兴高兴。”

“应该的,这些都是王爷您护下的宝贝。”

杨浩歉然道:“那天…小子不该麻烦王爷的,累您拖着病体奔波……”

“心地善良的孩子。”

赵元俨轻笑道:“你不必自责,那日是孤这辈子最开心,最欣慰的一天;

而且是你救了孤一命,让孤多活了半载时光…”

“啊?”

杨浩不免有些惊讶,这话从何说起?

涉及皇室内部的龌龊,赵元俨自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语重心长叮嘱道:“三郎,你是聪明的,把从扶摇子那学到的本事都拿出来。

往后好好为官家,为大宋尽忠。孤看好你,望你成为官家的肱骨之臣,大宋国之栋梁。”

“谨遵王爷教诲。”

当着皇帝的面,老王爷临终叮嘱,杨浩自是欣然答允。

说话间,邱泽昕进来,轻声道:“官家、王爷、长公主到了。”

杨浩恍然,搞了半天,第三位客人竟是长公主。

王守忠连忙前去迎接,杨浩也告辞出门,前去准备上菜事宜。

不想刚出内院门,一抹杏黄道袍出现在面前。

“清虚灵照大师…”

杨浩正要招呼,脑中灵光一闪,讶然道:“长公主?”

一旁的王守忠见状,轻声道:“没错,三郎,快见过卫国长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