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2章 定亲立储(1 / 2)

第182章 定亲立储

A ,最快更新盛世慈光(重生)最新章节!

牟渔叫了朱熙入殿,便有一大堆人围着牟渔,都是来打听事情,也有办好事来回话的。

按重要程度,先是沐慈那边的事,没有大碍,很快会回来。然后才是叛乱的善后工作,要抓捕的谁谁归案,谁谁拒捕被杀;被押的叛军不饱不饿情绪还稳定;尸身收敛正在进行;又问抚恤怎么发?

另外,落水的不论御林军还是叛军,打捞出不少,但有些被冲入御河,三千水军正在打捞。

牟渔很快处理完这些事,就抽调了三百水军去押送内库财物出宫,送入楚王府。这些人也是要并入沐慈仪卫队的,要选择忠心可靠的。

忙完之后,牟渔又问乐恕和沧羽的下落。

依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很奇怪。

戚风回复:“殿下很关心这两个人下落,一直找不到,要不要扩大搜索范围?”

“在水里捞不到,也许命大没死,但两个人都有伤,不可能自己跑远。”牟渔道,其实这也是戚风的想法。

牟渔便吩咐:“排查当天过往船只,再到御河两岸问询。两个人若没死,样貌穿着都是数一数二的,不论被谁带走,总会有点线索。”

“是!”

有个内侍过来问:“梅家运粮船队要返航回东海,要开具航引,是否放行?”

这却不是梅容自动往上凑,而是梅家船队这十年来已经发展为大幸朝最大的一支水上运输力量,经常替朝廷运输物资,要走的时候必须由朝廷开具航引。

梅容派人来问一声牟渔,是一种潜规则。问皇帝是不是要运私货,反正梅家海船要出海贸易,一同卖掉,梅家抽个辛苦费,大部分利润归了牟渔,其实就是归了皇帝。

梅容不光会问牟渔,天京城里稍有些权势的人家,梅家都会派人问一问。唯一区别就是劳务费抽成多少。

――这是梅家船队能扩大到如今规模的主要原因,天下最有权势的人都拉入了一条船。又因为梅容在,船队返航率最高,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若梅容因为救了沐慈心里有鬼,不闻不问就这么走了,反而有问题。

这事牟渔点个头,对天授帝说一声。具体事宜归包源管,包源下属领着许多商队帮天授帝赚钱,不然内库一直贴补国库,迟早坐吃山空。

包源虽忙得焦头烂额,却依然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楚王会更需要钱的。牟渔回过天授帝这事,包源就表示事情会办妥。

牟渔不再管梅家船队,却忽然心中一动……他一直在追查是哪个杂牌军把慈从段千术手下救走,后来又送回的。一直没找到。按理说若天京城有这么几百个武力值比较高的队伍,牟渔不可能一点消息查不到。

现在梅家船队返航……

别人不清楚,他知道的,梅家三郎能获得“海神”称号,可不光是会海贸,海上战力也很不错,近千条船的规模,弄出个三四百人的队伍也不难。看那些杂牌军骑马的扭捏劲,入了河道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能力……越看越像水上的人。

那么聪明的沐慈,不可能猜不出,可他好像没追究的意思。那么……要不要把梅容扣下呢?

牟渔私心里不想和梅容起冲突,而且梅容也没有坏心眼,把人救下还送回来了。且不提这些年牟渔和梅容打的交道,从梅家船队获的大利,只说之前沐慈为了查灾情资料,了解西河状况,想要海上资料。

这种资料牟渔是没有的,夜行卫还没扩大到海上,牟渔就想到了一贯很合作的梅三郎。

梅容得知情由,是为国为民,二话没说,爽快把每个船长堪称最宝贵最机密的航海志都上交了。光凭这点觉悟,牟渔就不能把梅容当敌人对待,不能结仇。

牟渔这边思量,决定暂时按捺,反正梅容出海,梅家总跑不了。他吩咐七夜星使中负责跟踪调查部门的天机:“查一查梅家三郎这几天的动向。”

天机领命去办。

牟渔叫住他:“明里客气点,暗里也不要伤了人。”

……

太和殿。

天授帝觉得手脚开始发凉,视线模糊,这是药效消退征兆。

他强撑精神,等朱熙进来,后面跟着中书舍人和起居郎,天授帝用力分辨一下起居郎,却并没有再叫这个梗着脖子的六品官走开。

他命中书拟好了对为朱熙的任命,才继续吩咐:“启明,着枢密院下令,命侍卫六军重新整编。”

“是!”朱熙应。

“任命楚王为侍卫六军兵马大都督,以后侍卫六军归楚王直属,封楚王为一品天策上将军。”一句话,把侍卫六军整个打包都给了楚王。

“是!”朱熙虽然咋舌,却并不提出异议,他很少有自己的主意,一贯就有个诨号叫“软枕头”,基本皇帝说什么他应什么,连临安大长公主都拿他这软趴趴的性子没办法,只好由他去。

反正天授帝不会太欺负人。

天授帝看朱熙听话,好拿捏,越发觉得叫他做枢密使没错,愉快地继续下令:“牟渔为侍卫六军兵马左都督,协助楚王管理侍卫六军。”

“是!”

“调何秋军为龙|骑军大将军、戚风为鹰扬军大将军、安庆为广捷军左将军,大将军暂缺,将来由楚王钦定。广胜军仍有白霖坐镇、崇捷、崇锐暂且不动。”前四个番号是仍然留在天京的,崇捷、崇锐军正轮值在西北镇守边防,不适合轻动。

天授帝继续添加这些在将来会成为九郎嫡系的人的分量:“沐渔(牟渔赐国姓)再次进封车骑大将军,赐金印紫绶;何秋军进封镇国大将军,赐银印青绶;戚风进封冠军大将军,赐银印青绶;安庆为归德将军,赐银印青绶。”

中书舍人见朱熙都没反对,便运笔飞快,一一记下,一会儿再细细写正式的旨意。

天授帝的视线落在了桌面地图上。

楚王府,开悟园……

朝阳。

说过要封赏她的,此次平叛,营救九郎她都有功。

天授帝对朱熙说:“朝阳平叛有功,把朝阳在御林军的人手都赐给朝阳,独立组成一军,称奉圣军,属侍卫六军之下。”定王家只有朝阳行事作风最像父亲,可惜是个女子。不过是女子才更好,给她的权力再大也不怕能翻出浪来。反而给了九郎助力。

至于定王府,迟早完蛋,多这点力量,无关大局,权作安抚,免得定王府的人狗急跳墙。

“是!”朱熙又应下,虽暗暗咋舌,却根本没想过劝阻。

天授帝敢让朝阳成为大幸开国以来头一个领兵女将,一是因为朝阳从小到大都是“正义化身”,几乎所有和她对着干过的世家子弟都会倒霉,习惯成自然,一般朝阳想做什么,反对的人不会太多。

二是朝阳此次平叛有功,大家有眼睛都看到的,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不会很有底气。

最妙的是,提拔了朝阳。她是定王最疼爱的女儿,定王昏睡,其势力多少受朝阳影响,不会对九郎产生太大威胁。

守备京师的两支大军都服帖了,其他事九郎就能搞定。

天授帝反复思索许久,确认并没有什么遗漏,如果这样小九郎还是被欺负,只能怪小九郎自己没用……后一点是不成立的。所以皇帝才开口唤:“传丞相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