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出战的疑虑(2 / 2)


袁忠作为主帅,对于李嗣业率领的陌刀队肯定是羡慕,但也仅此而已。

先不说陌刀珍贵,只说它的沉重,就不是寻常士兵能够轻松使用的。

他暗羡李嗣业及其陌刀队,袁徽、许靖等官吏们,更为南海郡有这样一支部队,心里既有很大的安全感,更有自豪之情。

他们虽然从没有看到过陌刀队的操练,更不知道这样的士兵们去到战阵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可只是看着眼前这些雄壮兵将们的状况,已经让他们隐隐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军中的祝祷师摆设了香案,祭奠天地后,宣布吉时已到,大军可出征。

士颂挥手下令出征,袁忠、李嗣业率众齐声大呼:“安定天下,大道是成!”

部队分为步兵、马队,由袁忠、李嗣业、许靖等人带领着出征。后勤车队人员,随即跟进前去。

锣鼓声震耳欲聋,百姓们夹道相送。在已经受过训练的胥吏们的带领下,众人口中呼喊道:“热切盼望子弟兵们,捷报飞传、胜利凯旋!”

士颂等留守人员,目送旗幡飞舞的队列远去。

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士庶百姓们才在胥吏们的劝说下,各自回去学校、农田、工坊、自家,该忙什么忙什么去了。

士颂带领其他人回到大帐内,薛综实在忍不住想要出征的渴望,不禁试探着施礼说道:“将军,某,”

“薛将军另有它务,此次不必前去。”士颂制止了他的请命。

说完,他重新拿起鹅毛大扇,略微摇动几下。

袁徽看了看他,不禁称赞一声:“盛德羽扇纶巾,真有儒将风姿。”

“先生过誉了。”士颂作答后,冲他拱了拱手。

袁徽沉吟了一会儿,提醒着说道:“荆州刘表,拥有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夏、武陵、南郡、章陵八郡。兵将过十万之众,势力的确强大。”

士颂笑了笑,接过话来说道:“先生是想说——即便此次我方获胜,实力强大的他,更加不肯罢休?”

袁徽拱了拱手,没有说话。

笑了笑,士颂回复道:“刘表所处之地,可四面出击,的确重要,但这同样也是四面受敌的区域。北面的曹操一时顾及不上南来,刘表却还是被袁术接连击败。以此看来,刘表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

薛综忍不住插话道:“江夏郡若不是有黄祖这员福将扼守,恐怕江东孙氏早就逼近了。”

黄祖的确像是有老天爷相助一般:孙坚率众进攻襄樊,在接连战胜的前提下,却中了他的弓箭埋伏而被射死。致使孙氏集团的内部,产生了分化而退兵。

后来,黄祖转而驻守江夏郡,为刘表扼制了江东孙氏的侵袭。

听到薛综的话,士颂不禁笑了起来:“不管怎么说,刘表终究不能坐稳荆州。”

袁徽“哦?”了一声,疑惑地看向他。

“曹操以天子之令,与袁绍数次大战。他担心后背受敌,就征召刘表及其部伍。刘表既不会派兵协从,又不敢突袭曹操。但他的属下,却已有异心。”士颂淡淡地说道。

“嗯,毕竟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袁徽嘴里说着,却还是觉得很难猜测。

知晓未来的士颂却知道:刘表的下属,长沙郡太守张羡,将会于不久后背叛他,起兵造反。

“暂且不好说。但我却有预感,刘表的内部并不稳固,北面的张秀、东面的孙氏,都是让他挠头的对手。”士颂自信地说道,“因此,我们擒了邢道荣之后,刘表即便恼怒,暂时也不会大举兴兵前来。”

袁徽、薛综对视一眼,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士颂不再做更多解释,口中轻松地说道:“过不了多久,别说刘表再来侵袭,我们还会北上呢。”

这是已然定下的策略,只是还没有确定的路线及实现的确定时间罢了。

士颂的话说得雄壮,薛综先大声附和道:“好!”

袁徽略微皱了一下眉头,担心行事鲁莽,会给己方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再是饱学和可以预观未来,终究是个学者。

士颂微笑着摆摆手:“袁先生,我们暂且不说这些。”

转而,他笑着说道:“荆襄八郡之地,的确有不少名流才士在那里。”

“嗯,是啊。”袁徽慨叹着说,“即如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司马徽、庞统等人,都是名声在外,又淡泊待世的名士。另外,诸葛亮虽然年轻,也因他敢于自比管仲、乐毅,而很有名声。”

“所以,”士颂看着他说道,“我想请先生谋划一下。”

“请这几人前来?”袁徽说罢,又摇了摇头,“这边相对僻远,他们未必肯来。”

“梦想或许不好实现,但总要是有的。某猜想,”士颂坦然地说道,“如果他们到了这里,看到我们做的伟大事业,必会有感慨可知。”

这话说得当然对,因为是有现实作为作证的。

袁徽立刻赞同道:“当然啊!如果我只是耳闻,怎么敢相信将军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了如此多的大事呢!”

士颂见他情绪高涨,随即拱手说道:“这几位大才,某也自知未必都肯前来。但某还是想请先生,请来其中一位。”

袁徽回礼问道:“将军是想请石广元还是崔州平?”

摇摇头,士颂笑着说道:“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如能与他一晤,某心愿足矣。”

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先生”,又因为他总是客气地称赞别人很好,而被称为“好好先生”。

他身具绝学,精通奇门、兵法、经学。可惜的是,历史中的他,除了举荐人才之外,自己却甘心做了隐士。

捋着胡须暗自思索一下,袁徽拱手说道:“某与他的老友、学生,倒也认识几位。某即写书信,请他们代为恳求。”

这件事说定,士颂接连对他施礼不断。

袁徽连忙还礼,再笑着问道:“司马徽是名士不假,但他自视颇高、心性又很淡泊,恐怕将军未必能够留得住。”

士颂不在意地摆摆手:“没关系,能与水镜先生面晤,某就很开心了。”

话虽这样说,士颂的心里却知道:司马徽不是写封书信就能前来的人。

至于怎么相邀,他肯定想让袁徽亲自去一趟。现在与荆州交战,出于对袁徽安全的考虑及尊重,他只是还要找个合适理由。

暂不提及此事。说笑过后,士颂再对袁徽、薛综等人说道:“我们去官学视察一番。”

现在外有战事,心里忐忑的袁徽见他如此镇定,倒也先对他暗赞。

走出大帐,士颂请袁徽与自己并辔骑行。

袁徽望着远处的郡城,口中说道:“学生前来很多,老师的数目还要尽快增加才好。”

“要想让更多学子成材,肯定要先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老师。”士颂说罢,看向袁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