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少年强国强(2 / 2)

听了他的话,袁徽与许靖等人张着嘴巴呆愣许久,再对看之后,一起躬身拜礼道:“若能如此,不枉我等跟随太守,匡扶天下的一腔热血!”

士颂挪了挪席子,也对几人施礼说道:“当然可以。有诸位相助,士某必能如愿!”

袁慧等人来不及避席,只好连忙不停回礼:“士将军切莫谦恭至此。”

重新坐好后,袁徽手捋胡须开口询问:“将军,诸般事宜繁杂,我等应该从何处入手?”

袁忠、薛综立刻拱手说道:“将军既有大志,理应招兵买马,寻机北上!”

许靖连忙说道:“我们所有的兵将加起来也不满三千,粮秣又欠缺,先吃饱肚子要紧!”

袁徽思索片刻后说道:“建立功业当然是应该的,操之过急未免鲁莽。我们才到这里,根基也并不牢固。”

这话说得对,总要把根据地建设好才对。

基础不牢固就贸然率兵行动,若遇到强敌反攻,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站起身来,士颂自信地说道:“南海郡既然是我们的根据地,就先在这里做出模板!”

只能听个大概,但袁徽等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也都充满信心。

万事开头难。

“应该从哪里入手呢?”袁徽手捋胡须,眯着眼睛看向士颂。

要想成就事业,除了自己的能力和胸怀,必要有人给予辅佐。

现在的环境中,为首者对辅佐的人,主要需求就是名士与良将。

一将功成万骨枯,谋士脱离书卷去思考实际状况,这都需要长期的心理与指挥能力的历练。

士颂具有系统的支持,对此并不着急。

可民心民意,这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名士在士人阶层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更还能逐渐向官贵阶层、豪族阶层,乃至百姓们当中扩散。

现在袁徽虽然没有明确说出什么,但毫无疑问是在用语气和眼神,提示士颂:当初曾经允诺,要以培养人才的教学为先。

看着袁徽,士颂诚恳地说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袁徽面带微笑,许靖等人也立刻认同。

士颂接着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袁徽等人立刻大赞,但对于“地球”不明。

士颂只好把梁启超老夫子话里的这个词,暂时改为了“天下”。

众人听得明白,纷纷赞同。

接下来,士颂带领众人,开始了理想国的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富民强,教育当先。

袁徽主导整顿官学,士颂除了补充要求官学要开办分校,各县也都照着办之余,再额外要求:不分贵庶、一视同仁地,招募十五岁以下的孩童。

开办学校的经费,全部有南海郡府库支出;修建新学校的劳力,由百姓义务劳动,饮食由官府发放稻米、蔬菜。

这是基本问题,另外还有其它问题若干,也都是众人觉得挠头的事。

“父母以家里需要劳力为由,拒绝孩童来学习,应该如何处置?”袁徽询问道。

“孩童上学,家人减免劳役。既然这是百年大计,就应该算作强制命令,违者处罚其父。”士颂解释着说道,“确有家庭劳力困难的,需要特别申报,郡府予以协调解决。”

老师由征召当地的士人来担任,薪俸由郡府支出;孩子们来上学,学费问题怎么解决?

全民免费教育,暂时还不能达到。那就把这个问题细化后,再进行区别对待。

优等生可以由郡府财政负担;其余的学子,可以通过学习之余的帮工,来减免学费、食宿费。

总体的原则就是:富裕家庭的学费照收;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暂免,未来以出仕后的薪酬抵偿。

会不会造成不公平,甚至为了这每年一百钱,但因为人数众多而显得不少的学费,使得负责的官吏暗中动了想要贪污的邪念呢?

首先对官吏们进行廉政教育:固定薪俸已然足够家用。要想得到更多,那就勤勉工作以获得升职加薪。

官吏们的收入与家庭财产公开化,否则不可为官为吏。

贪墨者,百钱以下罚十倍;在这个数量以上者,杖责、徒刑、苦役,直至斩首。

专门负责此事的督邮兼兵曹从事薛综,对此嘴角上扬,拍了拍腰间悬挂的刑杖。

众人都一样,官吏们也就都拱手接受。

学生家庭要隐瞒?

入户调查。

不愿意的肯定是家财太多,也就不存在交学费的困难;

存粮不足、衣衫简朴的人家,都在受照顾的行列中。

富户因此不满?那就对其好言劝说:你是为天下名士做贡献,官府和人民都感谢你。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活着,受人尊敬;死了,必生天界。

富户们顿时觉得自己在世间更有大用,心中更生出无比荣光。

按下葫芦起了瓢。

这个问题解决了,再有新的问题生出。

“太守,”许靖皱眉思索,“学子半途而废,又将如何?”

“没能学出来也没关系。他们的学费,可以用粮食或者出差役的形式补偿。”士颂说罢,许靖频频点头。

学子们蜂拥前来,兴趣爱好并不一样。这又怎么办呢?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逼迫每位学子都摇头晃脑、微闭双目着唱诵经书吧?

基本文学肯定是普及化,另外如算术、天文、工匠、农业、冶炼、武学等等,都一视同仁地予以招生。老师们,都由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来担任。

士颂通过时空门从后世找来不同的学习内容,再由系统编撰成册后,分发给专业老师,对学子们进行教导。

工匠、农业、冶炼等技术工作被轻视?

跟他们解释什么“科技兴国”的大道理是需要的,但很费唾沫。

还是以让众人眼见为实的方法为上。

分成理论与实操课程,这些学科学子们的学费不仅减免,还有衣食的免费配发。

另外,学子们更还依据学习的态度、成绩,给予其家庭的米、菜、肉,甚至现钱的奖励。

除此之外,另外明确告知:这些学子,学出来就会被官府分配工作,有固定薪俸。

招收学生来参加这样的学习,士颂命人把“招生简章”写在纸上,去郡府及各县衙门口张贴,以广而告之。

没几天,袁徽就慌忙着找到士颂,急火火地说道:“太守,如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