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章:汉末三国·颂(2 / 2)


来到这里,他肯定要凭借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理解,开展一番自己筹划,并为之开心满意的大事业。

可他既没有穿成曹、刘、孙及其集团的任何一人,更没有到达中原争霸的地域,而是来到了相对僻远的交州,成为了士燮的第五子士颂。

士氏是新莽时期,从鲁国汶阳迁来苍梧郡的豪族。士燮既是饱学之士,又是宽厚之人。

可这些并不能成为士氏一族,在乱世保全己身的理由。

身在风景如画的广信,享有家族强大势力带来的优渥生活,士颂却不敢贪恋这些。

否则,距离眼下的公元197年,仅二十余年后,他就将殒命于此。

要扭转自己及族人的命运,士颂和亲族的人交流、劝导多次。可他并没有得到父亲,以及亲族人等的更多认可。

可恶的朱符作威作福,他干脆带领亲兵及部分百姓将其杀死。

出了这样的事故,士燮只好把责任推在乱民身上,向朝廷做了汇报。

“朝廷答复说,将会另派有德行的官员来此地。”士燮面无表情地说。

交州刺史部设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郡,以及朱崖洲。

无论朝廷派来谁做交州刺史,士燮早已拥有、领授了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都督交州七郡的实际职务。

对于交州刺史部,来自朝廷、曹操集团、荆州刘表等势力,都抱着一种试图争夺与控制,但还是要倚赖士氏家族的态度。

众人听了士燮此时的话,心里轻松下来之余,脸上都露出了轻蔑的微笑。

他们心存“强龙难压地头蛇”的暗喜,士颂却既不想再和父亲等人争辩,更不能在此空耗时日着等死。

杀死朱符的事件,正是他暗定脱离父亲控制的机会。

“父亲,请允许我去南海郡任职。”士颂拱手说道,“那里有海上通商之便。颂前去之后,可以协助叔叔士武多积攒一些钱财,以便朝贡及充实府库。”

“这……,”士燮手捋胡须,思索了片刻后,再看向其他亲族的人。

既然士氏掌控了交州刺史部,境内各郡太守以及重要职务的安排人选,自然大多是士氏的人。

士燮故作犹豫状,出于两点考虑:一是舍不得小儿子远行;二来,就是看看亲族内的其他人,有什么反对意见没有。

士颂总是吵闹不安,士氏族人对他的耐心逐渐消失。

另外,交州刺史部权利的核心是治所广信。士颂留在这里,只会增加亲族人等权利分配的难度。

再加上现在南海郡的太守,驻在番禺城内的士燮四弟士武,身体状况并不好。

所以其他族人对士颂的提议,都表示了赞同。

亲族的人意见一致,士燮的心中安稳了下来。

他本就怀有培植自己更亲近的人的暗念,借此机会安排小儿子去要地赴任,的确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主意。

另外,他对于小儿子的一意孤行,暗中也有“小子毕竟年轻,碰壁就会收敛”的想法。

“盛德,我且问你,”他捋着花白的胡须,眯着眼睛看过来,“你去到番禺辅助你叔父,准备如何行事?”

南海郡,北面与荆州的零陵、桂阳接壤;东北面是扬州的豫章郡、会稽郡;西面是苍梧郡;而南面,就是万里海域。

士颂想要到这里去,自然有北上争锋、南面通商的心里打算。

此时不可说出实情,他态度谦恭地回答道:“回父亲的话——颂当教导百姓耕田织布、收集财赋交来广信、守护边防重地。与荆州、扬州的零陵、桂阳、豫章、会稽等郡,保持友好关系。”

他回应得认真、得体,士燮听着不住地点头:“如此甚好。”

其他亲族的人,见到大族长兼实际掌权者士燮对士颂的应答满意,随即纷纷对士颂表达了祝贺及惜别之情。

士颂知道嘴上不这样说,父亲等人是不会同意自己去的。

摆脱这些观念保守的人,去开展一番大事业。年轻的他,此时的脸上神采飞扬。

士颂对答得体,但做事追求稳妥的士燮,却仍然不能完全放心。

打量着此时尽是欢悦神情的小儿子,士燮接着微笑问道:“是否抱有跑到那里,就可以任意妄为的想法?”

士颂嘿嘿一笑,拱手说道:“父亲教导甚严,孩儿不敢。”

“我要让你的师傅与你同去。”士燮笑眯眯地说道。

士颂的老师袁徽,是从中原避乱而来的名士。作为袁氏族人,他是袁涣从弟,袁霸弟,袁敏兄,以儒素称。

前来交州后,士燮请袁徽教导儿子们的学业,并要求士颂拜其为老师。

士燮的话音落地,士颂原本板正的身子,因为想到师傅刻板、严肃的神情、神态,而迅速地委顿了下来。

“呃……”士颂眨了眨眼睛,再尝试着辩解道,“父亲,其实我,我已能够管制住自己。因此,不必老师辛苦同往。”

小儿子越是着急,士燮越是确认自己的安排很妥当。

故意沉下脸来,他带着内心的得意,手捋胡须说道:“你的老师言行谨慎,为人中正。前去‘佐助’你,他是最好的人选。”

见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士颂只得答应一声,拱手应道:“颂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