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周瑜如愿受重用(2 / 2)


因此,南海郡的总兵力虽然还不算多,但从数量上,还是以保护地方及预备将来出战,分出了两个军。

兵种上,也划分出水兵、步兵、骑兵等(轻车、材官、骑士、楼船)。

这些士兵中再挑选出射术高,或者擅长水战的兵士,分别列到不同的部伍中。

周瑜统帅水军,而李嗣业主责陆战部队。

对于李嗣业其人,周瑜并不熟悉。可他既是听闻李嗣业的勇猛,再亲眼见到威猛雄壮的陌刀队时,也就消去了想要争夺军权的念头。

士颂对军队的编制与武将的设置,目前还是满意的。

至于未来,他将会随着地盘的扩大,以及兵源数量的增加、更多良将猛将的到来,再做出军队扩编及将领配置的安排。

从西江岸边到番禺城内外,士兵们在江面、陆地中,在不同的地形与天候中,开展、进行着不同内容的演练。

骑马巡看的士颂,看到这生气勃勃的状况,对众人称赞不已。

跟从士颂最初创业的许靖,见到目前生机勃勃的状况最为开心。

“近来的番禺郡城,真是日新月异。”他感慨地对士颂说道,“如果没有您带回来的这些流民、百姓,南海郡若要做更大、更多的事,还是很难进行的。”

士颂长呼口气,微笑着问道:“新来的百姓们,与原有的百姓是否融洽?”

许靖拿出随身记事的小册子,用竹枝笔指点着讲解,以证明原有的老百姓,很容易就接纳了新来的百姓。

除了官吏们“天下一家亲”的教导、引导之外,南海郡的老百姓因为并不缺乏粮食,也就不担心新来的百姓抢粮吃。

这个不用说,另外重要的原因就是:田地开垦很多,新作物的长势太猛。原有的劳动力,根本来不及进行更细致的田间地头的劳作。

新来的老百姓,正好可以填补劳动力的欠缺。

对于新作物的耕种不太会?

很容易解决。既有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官吏,又有原有的老百姓帮着指导,还能不很快掌握吗?

孩子们无论士庶,都进去学堂学习。课余时间,他们可以去官府帮差,或者去地里捡花生、红薯、土豆,拔萝卜、拾麦穗等形式,来抵偿学费。

妇女们也都按照自愿,选择薪酬不等的工作。

护士这样的职业,虽然收入很高,但有的妇女觉得心惊胆战。不能适应这个没关系,纺线织布总是很小就学会的。

可当她们到了“纺织工厂”的时候,才红着脸承认:世界变化快,要学习新技术。

江水、河渠的岸边,已经修建起一座座水力带动的工坊。

一排排纺纱织布的机器,在经验熟练的女工们的操作下,飞速地运转着。

丝绸这样的织物、衣物,当然还是高档的。可是棉布这种稀奇的织物,却是普通百姓更为喜爱的。

大量快速、高质量生产出来的布料,除了做成传统的衣物以外,又在士颂的指导下,出现了紧身的上衣和直筒裤。

这些衣物,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

士颂直接下令:官员在非番值期间,带头穿!谁穿,月俸加五斤肉;不穿的,罚五石米!

另外,这些衣物首先发去了兵营,士兵们统一着装。

风纪扣系好,周瑜看了看身上的紧身军服,再对侍卫伸手说道:“取我的军袍来!”

侍卫连忙低声警告:“周都督,小心被罚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