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九章 邀请

第八九章 邀请

李化鲸邀请李玄出任军师虽然没能成功,但是,经过点拨明白了当前局势,以及对抗清复明有了深刻的认识,自己清楚,天下大乱,众多虬龙下凡,他们统统附体于各个王子,虬龙附体王子的目的,就是当朝廷享受荣华富贵,他们为争夺龙椅宝座,肯定寻找紫金玉玺。那么,我茶水童子下凡的李化鲸,怎能坐等。

于是,李化鲸再次点燃了当朝廷的念头,当即辞别了李玄,即快马加鞭赶回榆园根据地。

一路上,想着如何发展队伍,目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拉起抗清复明的大旗。

按照李玄的提议,联络附近榆园义军,拥立一个明朝宗室为朝廷,那么找谁呢?

最好找一位带有龙血脉的人氏,明朝皇帝的后裔当朝廷。

最好以“天正”为年号,发布文檄,这样号召天下各路人氏,不管是明朝臣民还是李自成的农民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把满清达掳赶出关外,拥戴汉族的龙,更有说服力。

首先联系冀鲁豫苏皖交界处的各股人马。再说,我榆园军地处北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交界,据自己的观察,目前有影响的队伍有多支,他们是当年,明朝末期稆朝廷封赏的王子,分别是:大名府义军首领冀南王---彭捷的人马;兖州首领九山王---王俊的人马,濮州义军首领濮州王---张七的人马;胶东王--于七的人马,豫北王---任七的人马;范县的东北王---张敏的人马;朝城首领黄镇山的人马;观城首领吴康华的人马;寿张首领丁明吾的人马;汶上首领蔡乃憨的人马等等。

他们这些各股人马,自从李自成到来后,大部分随李自成而去,只剩少部分继续活动在冀鲁豫苏皖边界。

此时,闯王李自成被清军打败,一部分人离开了李自成,又回到冀鲁豫苏皖来了,有的继续加入到各股人马中,因为他们无吃无住,要想活命只有当兵。

但是,这些被打散的人马,一股一伙的组织起来,但是,他们还是照样,打着榆园军的旗号,各干各的杀富济贫,互不统属。

不过,有一点性质不同,有原来的反抗明朝皇帝朱由检,与明朝官军作战,成了抗击清军。

他们同大多数明末义军一样,因为朴素的民族情感,他们把斗争矛头转向“铁骑踏破中原”的清王朝。

这时的各股人马,与南明政权朱由崧,站在同一立场之上了。《山东观城县志·杂事志》载,“明末榆林贼起,以濮州、范县为窟穴,蔓延朝城、......调转矛头,一致对抗清军,有一个共同目标。

李化鲸继续分析,可是却在对清军作战时,常常顾此失彼,连吃败仗,被各个击破。那么,自己就应该联系他们,一起抗击清军,协同配合作战。

再说;凭借当年稆朝廷的威望,劝说各股人马,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或者协同作战,共同抗清。另外,还要广招天下义士,最好邀请一些有学问的,有见识的,有智谋的学子加入,以帮助自己出谋划策,古人云,若想成大事,必须有军师辅助。

李化鲸一路想着,不知不觉来到归德府,在路过一家茶馆时,感到嗓子干燥,口渴难忍。

于是,他便立即下马歇息喝碗茶水。瞪眼观看;“真是天助我也,想啥得啥,莫非老天有意助我李化鲸当朝廷。”那对面桌子上,不是坐着一位白面书生吗?他肯定有学问。

李化鲸立即仔细地对白面书生打量起来;此白面书生,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如神明降世。特别白面书生的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眼睛里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画,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的容貌,这种风仪,已经超越了一切人类的帅气。

可是,白面书生却不住的叹息,莫非不得志,或者对时局不满而叹息?到底因为什么,不得而知。

李化鲸观罢,突然灵机一动,既然自己寻找有学问的有见识的有智谋的学子加入,那么,面前这位白面书生公子打扮,一定是位读书人,看样子很有学识,何不前去邀请……

于是,李化鲸主动打起招呼来:“请问公子何以叹息?”

“唉,”白面书生公子叹了一口气,此时,他正为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而叹息。

那我们不妨,首先了解了解白面书生公子是谁?

他是侯方域,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

明朝灭亡,侯方城回到归德府老家隐居,时年二十八岁,正在家整理旧籍,编写新著。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悔恨不已,发誓终生不仕。

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名执蒲,两榜出身,官至太常寺正卿。太常寺司职祭典。

天启年间魏忠贤想代熹宗行南郊祀天大典,侯执蒲事先得知消息,在魏忠贤不曾矫诏宣布此事以前,上了一道奏疏,说天坛常有“宫奴阉竖,连行结队,走马射弹,狂游嬉戏“,以为“刑余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飨祀之地?请下所司论治“。这是指着和尚骂秃。

魏忠贤大怒。侯执蒲见机,辞官而归。

在朝时,陈贞慧的父亲陈于庭,当吏部左侍郎,与东林巨头高攀龙、赵南星,并负天下重望,对侯执蒲颇有照应。所以侯陈两家,算起来是三代四辈的交情。

所以,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所谓“戍籍“即是有罪充军至某地所记的户籍,被视为贱民之一,至方域的祖父始贵。

明朝灭亡后,侯方城回到归德府老家。

他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悔很不已,发誓终生不仕。

他与归德府柘县的李玄一样,对世事不平,抱恨世道不公,在家闭门造车。

此时,他建造了壮悔堂,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在这里,完成了侯方域的两部文集。

侯方域直到三十七岁时,因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不幸染病身亡。

现在,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府)在二〇〇五年七月,睢阳区政府投资制作了三组共十二个蜡像,有侯方域和常氏夫人、香君拂琴等,个个真人大小,栩栩如生。

还有从民间收藏的近百余件古式家具、陶瓷器具陈列其间,极大地丰富了景点的内涵。睢阳区还投资一百万余万元,重修了侯方域父亲、明代户部尚书侯恂的故居,又从民间征集了大批珍贵古物充实其间。然其为人颇有伪君子之嫌,将不仕之过推于女子之因,乃大丈夫所为耶。

以上这些,全是与本书无关的废话,目的是让读者朋友对侯方域做个了解。

此时侯方域见有人相问,抬头观看;原来是位身材魁梧的壮年汉子。

不错,李化鲸时值四十四五岁左右,身体有些发福了,咳嗽,就是这个年轻才能办大事,人们称四十五岁左右的男人,年富力强。因为,这个年龄要经验有经验,要能力有能力,是个成熟的男人,所以,李化鲸再不是当年那个稆朝廷了。

李化鲸处人做事,十分谨慎,就连穿戴,注重外表,此时他头戴芝麻罗万字头巾,脑两太原府扭丝金环,上穿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条文武双股鸦青,足穿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侯方域看罢,不禁称赞,道:“一条壮汉,你是……”

李化鲸见白面书生问话,赶忙站起,往近处靠靠,回答:“我乃是曹州新任守备李化鲸。”

“新任曹州守备李化鲸……”侯方域听说过,就是没见过,随用迟疑的眼神又打量起来,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是,让自己想不通的是……即道:“既然是曹州守备李化鲸,官居五品,出门办事肯定前拥后怂,人马左右伺候,为何独自一人,在这马路边的小小茶馆落座?”

李化鲸见瞎话被白面书生识破,果然神机妙算,一眼便可看出,不得不实话实说,即叹了口气道:“唉,一言难尽,我李化鲸却是新任曹州守备,只因被人诬陷而遭到总督杨方兴的追杀,与公子一样落泊,为了活命,逼上梁山,现驻归德府北的曹州榆林。”

“什么……”侯方域闻听所言,心里一惊,“曹州榆林,是榆园贼寇经常出没的地方,你就是被朝廷追剿的贼寇,榆园军首领李化鲸?”

“正是在下,”李化鲸很有礼貌的站起,接着提出邀请侯方域加入榆园军,抗清复明一事。

侯方域此时哪有闲心顾及这些,何况正在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呢,即当面推辞道:“我侯方域无心踏入纷争世界,何况与贼寇同流合污呢!”

可是,李化鲸还是让侯方域考虑考虑,“满清达掳犯我家园,理应关心关心国家大事,以民族大义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