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61章 照亮物理学的光(2 / 2)

“……以上是我对《物质波》的看法。”

“李先生,我期待晶体被电子衍射实验的结果。祝你们成功。”

截止目前,李康平尚未看到美国的杂志报刊刊登关于《物质波》的公开性评论文章。只有亚瑟·康普顿给他写了一封学术性质的私人信件。

李康平亦未看到欧洲的杂志报刊上有关于《物质波》的评论文章。

欧洲物理学家最先做出行动的是爱因斯坦,他同样以学术性质私人信件的方式与李康平取得联系。

总的来说,爱因斯坦支持《物质波》。

爱因斯坦当然会支持《物质波》,因为《物质波》的前置设定是相对论。

然而,李康平的感受是,伟大的爱因斯坦貌似也没有完完全全的理解《物质波》啊?

在李康平的记忆中,爱因斯坦于1925年的夏季,以“照亮物理学的光”来形容物质波理论。

李康平认为,1925年夏季的爱因斯坦彻底理解了物质波,并积极推广物质波。

此时,1922年,爱因斯坦并没有将《物质波》形容为一束带来希望的绿光。

我们都知道,1922~1925年这三年是爱因斯坦学术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段时间,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这说明爱因斯坦的学术水平仍具提升空间。

我们有理由相信,1925年的爱因斯坦比1922年的爱因斯坦更为强大。

现在,就有点尴尬了,《物质波》之深奥复杂,之革命性、颠覆性,竟连爱因斯坦亦未完全悟透。

“李,我觉得爱因斯坦是站在我们这边的。”艾伦说道,“既然爱因斯坦也期待我们的实验结果,那我们还等什么?”

“没错,让我们加快实验装置的加工进度吧。”李康平收好爱因斯坦的信件。这封信是珍贵的史料,凑齐几十封就能出一本书了。

“六点了,我该走了,明天见。”马克有着严格的时刻表,朝八晚六,不迟到一分钟,不早退一分钟,也不晚退一分钟。

“明天见,马克。”

“李,我们也走吧。”

艾伦说我俩好久没去东哈林犹太人开的那家餐厅了,今晚一起吃饭?

“我怀念那里的牛排,我想我们应该去那里。”

李康平开车载着艾伦离开哥大校园。

这一路上,艾伦的话很多:“你知道的,年轻的犹太女孩刚刚大学毕业,甚至刚刚高中毕业,就迫不及待的涌入犹太男女社交圈,她们期盼的约会对象是有前途的经纪人和珠宝商。爱尔兰女孩好不容易获得家庭的允许后,就立即把她们的媚眼抛向坦慕尼厅的民主党员、虔诚的丧葬业者和早熟的唱诗班少年。是的,李,你知道的,你知道一切。”

李康平能感觉到,数不清的荷尔蒙分子以不规则的热力学运动方式扩散于车内每一寸空间。

荷尔蒙分子的传播者宛如交配季节的野兽,噢,没错,春天来了,这该死的交配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