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章:蕃人来了(2 / 2)


蕃兵骑队已经阵型凌乱,再见唐方三面包抄过来,心中惊恐。除了被刺死或者落马的,其余的蕃兵赶紧拨转马头,向回奔逃。

唐兵人人立功心切,连续追击。阿史那博恒再挺槊刺杀几个,蕃兵终于从撤退转为溃逃。监阵的蕃将,见状也只得无奈地呼喊撤回。

宋通看到后,吩咐梁和让唐兵不必追赶。

听到本方锣声响起,阿史那博恒等唐兵勒住马缰,冲着蕃兵振臂高呼后,再将死伤的同袍扶在马背上,也就转回。

唐兵又胜一阵!

阿史那博恒等唐兵浑身血迹返回,立即就有随军医者上前,检看个人的伤情,予以敷药疗治。

其余的士兵,都趁着作战的间隙,拿出干粮吃着,以补充体力。

远处的战场上,满是横七竖八倒卧着的,血淋淋的尸首。许多伤残后仍未咽气的蕃兵,不断发出痛苦的哀嚎声。

宋通眼见这些,除了脸上称赞兵士们的勇猛之外,心中也慨叹着战争,尤其是冷兵器战争奋死拼杀的无情。

孙诲见到己方获胜,心情放松下来。走到宋通身边,他笑着指向战场说道:“蕃蛮必定会接受惨败的教训,不敢再侵犯大唐!”

宋通呆看着战场,再眺望远处的蕃兵队伍。

随后,他就叫来梁和:“梁营将,可让通蕃语的士兵,前去告知对方——将死伤兵士带回去。”

这本也是战场中平常的事:一场战斗下来,双方会约定好时间,各自带回己方的死伤同袍。

梁和随即命浑天放,骑马前去通报蕃方。不久,他赶回来称“蕃方致谢不已”。

随后,宋通等人就看到蕃方部伍里,走出来许多兵士。走在前面的一人,手中的长枪上绑着一面白色小旗,示意是前去带回同伴,而非作战。

眼见蕃人如此,孙诲开心之余,再带着遗憾说道:“这面小旗,若是一直这样举着该有多好!那就说明,我们已经大获全胜了!”

宋通笑了笑,缓缓说道:“如此拼杀,双方都是血流成河,必会接着相互仇杀,怎能实现长久和平?若要实现真正的和平,必须有一方,诚心认可另一方的强势与意志,那样才可以的。”

孙诲虽然听不明白,但因为自诩聪明,也就忍住不问。他正在低头苦思冥想,梁和在一旁接过话来说道:“或许,宋总管的语义就是,既要攻城,又要攻心!”

孙诲恍然大悟一般地说道:“我本来也是这样想,话已到嘴边,却被梁营将抢先说出!”

接着,他再笑看着宋通问道:“宋总管,是这样解释吗?”

宋通对他笑了笑,还没说话,就听梁和手指蕃兵方向,惊呼一声:“蕃人来了!”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宋通等人果然见到一名骑马的蕃兵,正在朝着唐方阵地走来。

午后的阳光强烈,唐兵又是背北向南,感觉光线很是刺眼。

在唐兵模糊视线的盯视中,蕃兵坐下的马匹踏过荒野,趟过几条小河,迈着均匀的马步,缓缓地走着。

马上的蕃兵,没有穿戴衣甲。他手中竖着持握一支长枪,枪首部位,飞动着一面小小的白色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