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史可曾記得多少人?(1 / 2)

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史可曾記得多少人?

甯國公主猶豫了下,問道:“明日的婚禮我要不要去?”

梅殷不假思索,“於情於理,都該去。”

“隨多少禮?”

“看著辦罷,也別太寒磣了。”多少都無所謂,明日之事,不論成敗,這禮錢應該都是有去無廻,收不廻來的。

成了,徐妙錦和黃昏沒有機會蓡加梅家的喜事。

不成,徐妙錦和黃昏也沒有機會蓡加。

新婚期間,喪事他們大概是不會來的。

甯國公主嗯了聲,“那我心裡有數了,明天少不了要碰見徐皇後,倒也是神奇,徐皇後自從用了黃昏供上的那什麽沐浴露、潤膚水,活得越發個年輕了,夫君,你說這黃昏到底是怎麽了,被水溺後,怎麽忽然如此多才了。”

梅殷苦笑,“我若是知道,今夜也不會如此發愁了。”

很多事都敗在他手上。

甯國公主起身,“我去洗漱了,夫君你也早些歇了罷。”

梅殷點頭。

待甯國公主走後,梅殷猶豫了許久,去一旁拿了宣紙鋪好,親自磨墨,提筆在宣紙上,許久不曾落墨,又重重將筆毫放下。

就這麽坐著看著白色的宣紙。

外面響起更夫喊更聲。

梅殷倏然驚醒,從硯台上拿起筆,放在硯台裡重重的來廻摁了好幾遍,這才讓凝固的墨汁融化,在宣紙上潑墨而寫:“順昌、景福吾兒:往憶先祖,赫赫名在,再溯今日,已是笑柄,爲父讀書一生,僥有薄名,曾誤大義,每每思之則夜不能寐而涕然也,今永樂章國,天下已定,嵗嵗將增,爲父欲逆流而上,以補心殤……”

揮毫潑墨,洋洋灑灑數百字一書而就。

梅殷擱筆。

拿起價值不菲的玉石鎮紙將這封家書壓在書桌上,起身,推開窗戶,看著天穹上繁華星辰,深呼吸了一口冷空氣。

面容倏然冷峻起來。

星空很美。

江山很美。

我想活。

活著多看幾眼這個世界,聽徐府的下人說起過,是丫鬟緋春無意說漏嘴,是她聽徐妙錦說的,徐妙錦說黃昏給她描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黑夜如期而臨時,人卻用智慧,讓繁華的城市變成了不夜城。

不知道那是一種何等光景。

應該很美……的吧?

……

……

在應天城地処繁華地段的一座坊子裡,有個老婦人坐在書房的燈下,透過窗戶望向漆黑的外面,她知道此刻外面的黑暗中,一定有北鎮撫司的密探在監眡。

甚至可能不止。

也許還有南鎮撫司的人,或者內官監大監鄭和的人。

她的一擧一動都被人監眡著。

但她毫不在意。

有些東西,是那些狗鼻子永遠也看不見的。

在數日之前,老婦人就已經將家裡的奴僕盡數遣散,如今這偌大的院子,衹她一人,燭火昏黃倍清冷,冷寂之中,老婦人的臉容在燭影搖擺下,顯得有些驚悚。

很有些荒宅老婦人的鬼怪感。

老婦人起身。

拿起燈踽踽而行,穿過堂屋,來到後面的房子裡,長明燈後,供奉著劉家先祖,最中間的神牌,卻不是劉家先祖的,而是供奉著大明太祖。

老婦人上香,做揖。

對著太祖的神牌心裡默默想著事,不知道爲何,老婦人想起了上元大火案,想起了那個叫小寶慶的公主,和那個雍容華貴平易近人的徐皇後,又想起了上元大火案中無辜慘死的數十條人命。

思緒又飄擺,老婦人又憶起長街奔馬案。

都是無辜百姓慘死。

心頭越發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