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2章:舆情汹涌(2 / 2)

不过同族里也有问题。

根据朱见济所知,在农会推广的过程中,一些人曾经想过脱离宗族,加入生产队,但愣是被阻止了。

所以大明眼下,农会虽然在朱见济的一力推广下分布广泛,但密度很不够。

而且宗族大了,总能出几个人才,当几个有权有势的官员。

于是士绅又跟宗族勾搭在了一块。

受限于这两大地方势力,想要扩大生产的棉布商受挫严重,有时候还会碰上对方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咬口肉的情况。

因此,他们对按照田亩收税,取消士绅特权一事,态度积极,想要借此倒逼大地主吐出一些田地,让自己接手。

但另一半的棉商反应平平。

这些人脑子里“安田置家”的观念还很重,做生意有钱了,也要回去买地,于市场厮杀上,进取不够。

在这种明显是皇帝跟官僚们对抗的大乱斗下,左右摇摆,不敢明确表态,只能含糊其辞。

第一批太学毕业,已经下放去地方任官的太学生也有发声。

出乎意料,他们的支持比例,竟然是最大的。

一来是他们在太学受过朱见济的私货教育,能够明白“土地兼并”,对王朝的祸害。

作为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又下过乡,其中不免会出现一些怀抱着“欲为圣明除弊事”想法的勇敢者。

二来,则是因为这群人大多年轻,对特权的腐化还具有一定抵抗力。

不像一些老油条,即便清楚知道这是有利于国家的政策,也选择站在了自己的小家这一边。

“吵得很厉害嘛,”朱见济揉了下自己酸胀的眼睛,竟然还笑了,“挺好挺好。”

“吵得越凶,就说明朕的确是打到了某些人七寸上了。”

伟人不也说过,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舆情汹涌,可见此政要推行,着实艰难……陛下不如缓缓?”内阁众臣企图劝谏。

官绅一体纳粮,对他们的伤害也很大。

但在朱见济手下办事久了,也管了多年中央政务,哪里会傻乎乎的直接表示反对?

而且也不是全然抗拒的。

总有几个愿意舍身为国的臣子,支持朱见济新政。

被拉过来参会的都御史王竑就道,“如此大事,如何能缓?”

“今日能缓,来日就能中断、废止!”

“提出政令的君王都这样,后继之君又会如何!”

“可我朝已然太平,又何须用此等猛药?”户部尚书沈固叹气。

朝廷现在虽然因为打了仗,空了国库,可赚钱的路子很多,东瀛那里还在着手拿下一个银矿,没必要走这条路。

“拔草耕田,总得趁着年轻力壮干嘛。”

朱见济用热毛巾敷完了眼睛,说着,“今天看了这些东西,明天早朝,朕也底气了。”

他起身,预备下班休息,“诸位爱卿,明日朝堂再见吧,朕现在得回去补补觉。”

昨晚做了个乱七八糟的梦,搞的朱见济精神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