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七章:关外卫所重建的问题(2 / 2)

景泰帝本来在一旁边听边点头支持,到这里不由一顿,疑惑的举手,“太祖开中法收效显著,哪里还需要改?”

好大儿当然要为老爹讲解一番,

“自然是有问题的,比如说盐引需要户部认证方才有用,一些奸商难免会买通官员,以从中牟利。”

“而且到了如今,常有官员闲不住,从朝廷手中奏讨盐引,转卖给地方上的大商人,做起了暴利买卖。”

“竟有这事?”景泰帝非常惊讶,感觉又被儿子灌输了一些新知识。

“当然,民间还把这种行为叫做‘占窝’呢!”

景泰帝随之感叹,“果然还是青哥儿聪明,连这种问题都能发现!”

而对于这事,天真的皇帝会问问题,

但不天真的臣子会咳嗽。

陈循才停止打嗝,就嗓子痒起来了。

江渊也跟着一块发出噪音。

于谦不满的瞪了这两人一眼,然后请太子继续讲。

朱见济扫了那两个破坏气氛的一眼。

陈循和江渊都低了头,生怕小太子借机发难。

正如景泰帝去年料想的,在取得良好战果后,宝贝儿子由于是力主出击的发起人,还是为解决后勤问题出力显著者,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政治威望。

虽然人还很小,但他已经可以做大事了。

没看见小太子一个眼神,就让首辅跟喜欢高谈阔论的江渊都闭上嘴白了脸?

如果只是单纯的借用自己的权威,那两人好歹会挣扎一下,让大家听他俩狡辩。

景泰帝对此很骄傲,挺直了做操后有些虚软的腰。

“那就加强监管!”于谦听完朱见济的话后,果断表示要严格管制开中法的推行。

“不行!”

朱见济摇头拒绝,随后不卖关子,迅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开中法仍旧要用,但商户以粮输边,该换成以银钱输边!”

以前的法子要求商人只能用粮食换取盐引,的确是符合时代特点的有益政策。

这方法甚至还推动了商人主动召集流民去边关开垦土地,等粮食一收获就转给官府换取盐引,丰富了边关粮食储备和人口数量。

但时代变了,太祖!

开中法的实行过程过于复杂,所有步骤必须要去官方指定地区才能进行,而且收粮的时间漫长,以至于能够完成投入过程最后摘取果实的,只有少数的大商人,形成了很大程度的市场垄断。

徐永宁只是去了一趟南京,就在当地权贵的引荐下,认识了几家著名的盐商,各个都富得流油,让朱见济恨不得把他们全都榨干。

朱见济要想办法,把钱从那些人的口袋里捞出来。

单纯的将粮食改成银钱,朝廷收入也是可以增加的——

在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商人们只需要花费很少的代价,驱使佃户耕种田地就好,而且边境的田亩并不值钱,大明有时候为了鼓励民众开发边关,还会给他们白送田地和免除赋税。

而商人所转卖食盐的定价,却是非常之高,远远超出他的投入资金。

这样的利润,也难怪商人们不辞辛劳的去“为国开边”了。

等改良后的开中法实行起来后,已经占据了食盐市场的商人必然会觉得利润想对降低了。

但他们已经膨胀到不能轻易割舍手里的市场,食盐这种生活必需品仍然可以帮他们获得利益,所以商人会继续想办法获得盐引。

至于会不会引起食盐价格上涨……

别忘了,现在可有个太府寺在,

你一个低贱的商户敢玩弄市场价格,那大明朝廷可不会跟你客气!

如此,财政困难就不是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