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章:坏了这门亲事(2 / 2)

晚上清点各家送的礼物时,刘大夫人就发现丢了一只玉蝉,心下为儿媳妇有这样的糟心亲戚不值得,吩咐了刘妈妈没让声张。

李笑梅还一点不知道,她自己奶水足,没让请奶娘,自己带孩子,每天都忙的不行。

刘嘉看李笑梅辛苦,就把生意场的事儿都推给了刘源,专心在家陪着妻儿。

刘源是决定了不要家里的财产,要自己奋斗,在娶到王小妮之前,就扎在临安县了。就接收了刘嘉生意场的事儿,不过一点也不耽误他往李家村跑。

李志远看见羡慕的不行,只是他还要温书,李笑锦也总是忙个不停,暗自咬牙,一定要一举折桂!

李家兴也憋着一股气,要一次翻身,埋头念书,一日三餐都是张翠荣送到屋里去吃的。

田氏却在发愁李家兴的盘缠,京城毕竟不比普通州县,各样花销肯定多的吓人,她得为儿子准备足够的盘缠。只是家里总共也不多银子,分家只分了六十多两银子,木耳场被赵氏占走了,跟李笑锦家撕破了脸,她们家又没有种木耳,她自己的私房又不好拿出来,就打上冯氏私房的注意。

冯氏听田氏说了两回李家兴盘缠不咋够,就明白过来,心里暗恼田氏抓着大把的银子还算计她的拿点体己,又不能一个不出,让大孙子觉得她不疼他,她还指望大孙子呢!

婆媳两个狼狈为奸,又把注意打到李笑锦家去了。

李长福把李长禄何氏和李长寿赵氏都叫到一块,说是商量冯氏养老的事儿,

“我虽然是长子,侍奉娘是本分,可你们也是娘的儿子,娘住在我这养老,你们也该出点奉养的银子才是!”

“当初不是说好了分家,你们长房本来就该给娘养老,咋又找我们要银子了!?这是哪门子的理儿啊!?”何氏还没说话,赵氏不愿意,嚷了起来。

“养老送终是没个儿子的责任,我是长子也没得了啥好处,照样侍奉娘,要不你们两家也侍奉娘几年!?咱们三家轮换着来!?”李长福冷眼看着赵氏,又撇了何氏。

何氏垂着眼皮子不吭声。

李长禄频频看向何氏,见她始终没有动静也没啥反应,抿紧了嘴。

李长福话落,别说冯氏还真动心了,现在二儿子跟何氏离心了,她要是住到二房,不管咋说何氏不敢咋着她这个婆婆,想要压制何氏也容易。好吃好喝,还有人伺候,还能磋磨恶心何氏,冯氏立马就嚷起来,

“你们是我拼死拼活生下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让你们给我养老还有错了?!我在老大家也住了这么长时间,轮也轮到老二家了,我就搬到老二家去住吧!”

何氏眼皮子一跳,按捺住没有说啥。

田氏眼中闪过欣喜,左右冯氏这老婆子手里也没多少银子,还都贴补到李秀娥那去了,真能甩脱这个老婆子还是轻省了!想着,目光落在何氏身上,见她不动于衷,田氏拿不定主意,试探道,

“二弟分家几年也没有奉养过娘,是不是也该你们家尽尽孝了?”

外面的张翠荣也厌烦冯氏,自然无比希望能把冯氏弄走,竟然一天到晚使唤她的丫鬟婆子,还骂她是扫把星。

李长禄想到家里的宅子房契已经转到李元喜名下,就看向何氏。他想知道何氏是啥想法。如果真的心里有他,对他娘肯定也会当自己娘一样!就算有些矛盾磕碰,该有的孝敬还是应该的!

何氏直接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大哥大嫂这时候把婆婆往外弄,对李家兴名声也不好吧。”

云淡风轻的一句话,说的田氏顿时羞恼万分。这时候是不能再出一点差错,不然儿子前程就完了!

赵氏也不想上头有个婆婆压着自己,附和何氏的话,

“就是!现在咱们一家不都指望家兴高中,光宗耀祖的吗!?”

“我不过是说说看你对娘啥态度,没想到你们都推三阻四的,不愿意侍奉娘!”田氏幽幽的叹口气,看了眼冯氏。

冯氏果然脸色阴沉,眼神阴厉的瞪着何氏,像刀子一样,

“我就住老大家,不住你们家招厌烦。你们每家一个月给二两银子养老钱就算了!”

何氏心下冷笑。冯氏还真要,一个月二两,一年就是二十四两银子,就是顿顿大鱼大肉她一个人都吃不完。她不吭声,自然会有人反驳。

赵氏果然跳了起来,

“我们几个月还不挣二两银子,婆婆一下子给我们要这么多钱,还不如逼死我们算了!我们当家的从牢里出来,可是花光了家里的钱!娘你不体谅我们也就算了,这是听了谁的话,要抠我们手里刚挣来的一点保命钱啊!”

何氏嘲讽的看着赵氏,李长寿从牢里出来,是她闺女拿着一千两银子去救的人。赵氏根本一个子都没有花。

李长寿眼神闪烁,不过也没说赵氏说的不对,他也不想出这个钱。

“一年二两银子都花不完的!”赵氏撇着嘴。

冯氏气的噼里啪啦骂了一通,让李长禄表态。

李长禄现在手里只有春上给人盖房子存的不到二两银子,他还想着月底儿子回来给儿子一两,省的儿子总跟他不亲近。看何氏的样子就知道是不出一文,他也实在拿不出,吭哧着说不出个话来。

田氏也知道漫天要价不可能,三五两银子还拿得出,不过三五两银子却还不够李秀娥抠的,跟何氏提议道,

“要不一年一家十两银子给娘!?”

何氏挑着眉毛看李长禄,给多少银子看冯氏的说法,至于银子,当然是李长禄给。

李长禄明白过来何氏的意思,羞怒的脸色涨紫,

“十两就是十两!”他就不信凭他自己一年还挣不到十两银子给他娘养老!

看李长禄答应的痛苦,李长寿和赵氏诧异了下,现在大房二房都答应了,就他们三房不答应就说不过去了。

冯氏虽然觉得有点少,不过一年三十两银子白得的。

就这样,三家决定每年各家给冯氏十两银子养老钱,从今年开始。

让李长禄立马就拿出十两银子来,根本不可能,他把自己的银子都扒算了一遍,也不到三两,这让李长禄愁的不行。李长福和李长寿都把银子送过去了,就剩李长禄,实在没办法,李长禄找何氏开了口,

“…算我借的,回头我挣了钱立马就还你!”

何氏没有跟他挣,转身拿了十两银子给他。

李笑锦看着也没吭声,现在李志远还没有走,她可不敢顶风作案。

不过何氏也给李志远送上了五两银子盘缠。

李志远受宠若惊,特地过来感谢。

谢楚宁也一直没等到李笑锦到县里,看着还没有好透的熊猫眼,盯着两个黑圈过来了。

李笑锦看见他,立马就想再给他来两拳。

不过谢楚宁这次是有备而来,不是惹李笑锦发火揍他,而是来装可怜的,

“你都给李志远送了盘缠,也合该给我准备点啥吧!?”

“你还想再挨一顿!?”李笑锦瞪着眼威胁他。

“你还想打我!?本少爷长这么大就被你打过!你打也打了,亲也亲了,你还想咋着吧!?”谢楚宁一脸幽怨,控诉着李笑锦。

李笑锦被他清澈幽怨的目光看的嘴角直抽,握了拳头,又没有打出去,

“你再乱说,老娘把你扔下河去!”

“本来就是事实!本来就亲过了!”谢楚宁小声嘟囔。

“你再说!?”李笑锦挥起拳头作势要揍他。

谢楚宁急忙后退了两步,就那么一直盯着李笑锦。直看的何氏都奇怪,李笑锦怕何氏起疑,忙随便抓了个她刚烧的茶杯塞给谢楚宁。

谢楚宁这次咧嘴笑起来,拿着杯子心里美美的,该走的时候又得寸进尺,

“我就要进京赶考了,走之前你得亲我一下!”

李笑锦二话没说,照着他俊脸上就是一拳打了上去。

谢楚宁是捂着眼回去的,一肚子的怨念和不甘。

不过也到了进京的日子,李志远和两个同窗约好了要一块雇车过去,谢楚宁有自家的马车进京,而且在京城有宅子,产业,自然不用多费心。

李家兴是跟自家岳父张老秀才一块上的路。

走之前,冯氏拉着李家兴的手塞了他五两银子,虽然很不舍得,不过该舍就得舍,这是李秀娥让她给的。

李锦枫和李家祥一脸羡慕的看着李志远他们出了临阳县城门,一路往北而去,拉着李笑锦又说明年参加春试的事儿,叽叽喳喳的说一定考个秀才。

李笑锦回家就拉着几个人和泥去了。

李锦枫现在已经能做出像模像样的杯子,李笑锦正在教他做盘子和碗,李家祥一看不甘示弱,也下了心力做自己的杯子。

李三茂,还有三岁的王雨轩也下手了,虽然和一身泥,不过小家伙很是高兴。

七月过了没几天,李笑锦把自己这半年来做的杯盘碗盏和各样花瓶让李元喜几个帮着运到陶窑,正好装了满满一窑。

刘源借着要看开窑的成品,赖着住了下来。左右陶窑那边有房子,夏天里又不讲究啥。

众人都很关心李笑锦的陶窑,只是看李笑锦盖了陶窑却一直没有动静,也不敢过来问,见李笑锦陶窑烧起来,都时时注意着这边的情况。

何大仁也在人列,现在入了伏,砖窑厂的业务员也很少在出去跑业务,他就过来这边帮忙了。

傍晚的时候,何小翠看到刘源和王小妮一块走着说话,刘源要拉王小妮手,被王小妮甩开,刘源飞快的在王小妮额头亲了下跑开,王小妮羞恼的追上去。

何小翠眼神一点点暗下去,她第一次喜欢一个人,却就这样她定了李二茂,而刘源却喜欢上了王小妮。心里有点难受,酸涩,她也终于明白了大哥为啥每次看着笑锦就觉得心里高兴。只是她不能像大哥一样,李二茂是个好人,对她那么好,有啥好东西都想着她,自己都舍不得吃也捎回来给她,她要努力喜欢李二茂,对李二茂好!

这也多亏了钱氏时常在何小翠跟前念叨李二茂多好多好。所以何小翠是幸运的,遇到李二茂,又有钱氏这也的娘。这也是荆小敏嫉妒何小翠的地方,她荆小敏也不比别人差,就落得被冷落的下场!婆婆旁敲侧击的问了她几次怀孕的事儿,娘家也着急,她自己却知道,何大仁根本就很少碰她,她哪来的孩子怀!?

陶窑烧了一夜,是日头出山的时候开的窑。

李笑锦烧的不光全是盘子碗碟,还有几个瓷娃娃,是掺了些瓷土做出来的,憨态可掬。

一对是给谢锦阳的,一对给王雨轩,一对给王承乐。李家祥和李锦枫一人一对。李子焕还小,李笑锦怕他抓着就往嘴里吃,刘皓还不满白天,自然也都没有。

收到瓷娃娃的王雨轩和王承乐高兴的不行。

刘源几个则是看着出窑的盘碗很是高兴,李笑锦只要烧开了陶窑,生意坐起来,坐等收钱就能收到手软。

与此同时,刘嘉在县里开了一家陶器铺子。李笑锦烧的那一窑盘碗花瓶全都运到铺子里售卖,李笑锦进账两千两银子。

刘嘉却也净赚了一千多两银子。

刘源直啧啧,拉着刘嘉道,

“大哥,我真嫉妒你!有李笑锦那样彪悍的小姨子!”

“这事儿是嫉妒不来的!谁叫你大哥我有个好媳妇呢!”刘嘉笑的得意。

“不行!我也要开个陶器铺子,这个生意光咱们一家吃不下,可也不能光让别人占便宜了!”刘源愤愤的跑去找李笑锦。

李笑锦正焦头烂额的接待人,自从陶器出窑,十里八村不少人都送孩子过来要拜她为师,小的娘的才五岁,大的他娘的有二十多的,一家说的比一家诚恳,可怜巴巴的巴望着她点头收徒。

谢夫人听说,她没空过来,派了连妈妈捎信给李笑锦。让李笑锦收的徒弟签下卖身契,或者买些小子小丫鬟跟着学,学成以后就是李笑锦专有的人才,以后也不担心方子外泄,人心外向。

李笑锦本来还想着看村子里哪个孩子聪慧,就收了做徒弟,经谢夫人一提醒,就有点明白过来。谢夫人是在大户人家待过的,人可都是自己培养的家奴,她总不能把人培养出来,结果成了别人的人!

消息一放出来,跟李笑锦学手艺就得签卖身契,那些人一下子走了一大半。还有些是家里孩子多,实在养不活的把家里的送了过来。

不过李笑锦到底不是古人,签了十几个半大小子,都是活契,二十年之后恢复自由身。到时候不想跟着李笑锦的,可以随便去哪。

刘源也建议李笑锦买人自己培养,毕竟买来的人是李笑锦家的家奴,以后包衣奴才,几辈都得依附李笑锦生活。李笑锦拿着他们的卖身契,也好以防万一。

李笑锦听了建议,左右买半大孩子又不要花多少钱,一个*的才要四两银子,十一二的也才要五两六两。李笑锦一口气买了二十个,都是小子。

这一下,陶窑这边立马就热闹了起来。不可避免的,李笑锦又买了两个婆子打理一天三顿的伙食。

不过要做东西,还得会这门手艺的老人儿才行,李笑锦不太想去挖人家墙脚,可现在不挖墙脚,她就没有人手,陶窑就运营不起来。

邓掌柜就求了过来,说是他族弟一家父子三个都是做陶器的,只是人有些木讷,不懂得讨好上头,不得东家看好。

李笑锦听了高兴,让邓掌柜当即写了封信,问邓掌柜的族弟愿不愿意过来她的陶窑。

何红莲牵着周永智上门了,笑的一脸谄媚,

“笑锦啊!你看你教外人也是教,你表弟念了两年书,识字,让你表弟也跟着你学烧窑吧!”她跟当家的算了,念书要花不少银子供他,要是跟着李笑锦学烧窑,学个两三年就能出来。不用花啥钱,到时候大把大把的银子就到手里了!

“那就签二十年卖身契!不管是谁,一视同仁!”李笑锦不跟她废话,砖窑厂的枣树结了不少枣子,听老二哥说能吃了,她正想着要去摘枣子呢。

“都是亲戚,还签啥卖身契,说出去多难听啊!”何红莲可别不愿意把儿子卖给李笑锦。

“我免费教他们学我的绝活儿,免费吃穿住,学出来还发工钱,只要签一份二十年的卖身契而已,不过是二十年内在我陶窑里干活,不得去别的地方而已!”李笑锦挑眉看着周永智。

“表…表姐!我跟着你学!”周永智一直觉得笑锦表姐很厉害很厉害,大哥也说跟表姐学能学本事,他念书不行,爹娘又不愿意掏钱,还不如跟表姐学手艺!

正说着,梁氏一路哭着过来,还没到地方就喊救命,

“笑锦!你可要救你小舅啊!他被人关在家里快打死了!说啥都不放人,笑锦啊!”

“被谁关在家里了!?”李笑锦眼皮子跳了跳。

梁氏眼神闪烁,

“是…是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