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章(1 / 2)





  青江无法相信会出现这种现象,但它确实发生了。

  他举起手机:“这是怎么回事?你用了什么魔法?”

  没有回答。电话早就挂断了。

  青江向圆华那边跑去,可是游览步道有好几处岔路口,他不知道该怎么走。

  终于到达那里的时候,圆华已经不见了。地面上放着一个泡沫塑料箱,还在冒着白烟。箱子旁边就是发着蓝光的化学灯。

  青江试图打电话给圆华,但她没有接。如此反复了好几次之后,对面终于传来了圆华的声音。

  “你在哪里?”

  “公园外面。”

  “搞什么啊?回来,我有话要问你。”

  “抱歉,我已经上出租车了。”

  电话里隐约传出车来车往的声音,青江攥紧了手机。

  “我不明白,你不是说要告诉我答案的吗?”

  “还有什么不明白呢?我不是说了吗,百闻不如一见。”

  “我在问你手法。你是怎么做到的?”

  电话对面的圆华笑了起来。

  “没有手法啊,小孩子都知道的,只要把干冰放进水里,就会冒出白烟啊。”

  “这我知道,可为什么白烟不会扩散?”

  “那我问你,为什么烟雾一定要扩散?难道在任何条件下,都必定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这……”青江语塞,从科学上讲,她的话是正确的。

  “好了,教授,”圆华平静地说,“我已经把答案告诉你了,遵守了约定。所以,不要再联系我了哦。”

  “等等!”

  “不等了。我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可以告诉你了。接下去,你自己思考吧。哦,对了,不好意思,请帮我处理一下泡沫塑料箱和化学灯。拜拜。”

  电话挂断了。青江握着手机,呆呆地站在原地。

  他的目光落在泡沫塑料箱上,那里面仍然在冒着白烟。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78.5c时会升华。如果把干冰投入水等液体中,就会立即气化,产生气泡,内中包含着由瞬间凝固的水形成的超微冰粒子。当气泡升上水面破裂时,超微冰粒子与气化的二氧化碳一起被释放出来,这就是烟雾的真实身份。

  他明白圆华所说的话。烟雾是超微冰粒子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比空气重。也就是说,她是在模拟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硫化氢的动态。

  但问题是,为什么不扩散的烟雾到达目的地之后,还会在此滞留?烟雾的动态有可能人为控制吗?

  青江思考着,又望了望烟雾的路径,却吓了一跳。烟雾的流动方向和刚才完全不同了。

  烟雾已经开始扩散,不再是一条河流,而是像一把扇子似的,在地面上扩散开去。正看着,起了一阵风,虽然不怎么大,却一下子把烟雾全部吹散了。泡沫塑料箱里又冒出了新的烟雾。

  对,这才是通常会发生的现象。像刚才那样,纹丝不乱,如同河流一般流动,并在一个地点滞留下来,完全是特殊情况。

  可是圆华说的那句话也是真理。就算是特例,但会发生那种现象也并不是不可思议的,只要条件具备。

  条件——

  对了,圆华说过,只有那个时刻才有最佳条件。意思难道是烟雾会不被扰动,呈线型流动,又在某一点滞留?无风、地面温度低、没有上升气流、地形适宜——所以才在半夜把自己叫到这里来?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但问题是,她怎么知道此时此地符合条件呢?

  青江拾起化学灯。那是一根长约20厘米的棒状物体,还发着淡淡的光。

  某种直觉让他向旁边看去,有人正在靠近。那人走到路灯下的时候,青江认出了她端正的面容。

  他睁大了眼睛:“你怎么在这儿?”

  桐宫玲露出一个难得的微笑。

  “是老师您带我来的。从大学,一路带到这儿。路上去的那家定食屋,是您常常光顾的店吗?”

  青江半张着嘴:“你跟踪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桐宫玲耸耸肩:“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可是——”

  “不好意思。”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喂……啊,是这样啊。我明白了。请继续。我现在和青江老师在一起……好,拜托了。”她把手机放回衣袋,又转身看着青江。

  “似乎已经可以确定圆华小姐的所在地了。”

  难道圆华也被跟踪了?青江想起了昨天和桐宫玲在一起的那个男人,刚才打电话来的就是他吧。

  “你们究竟要干什么?”青江用手里的化学灯指着桐宫玲,“目的是什么?”

  她没有回答,反而看向还在冒烟的泡沫塑料箱。冒出来的烟雾已经越来越少了。

  “虽然隔得有点远,不过我一直在看着呢。您好像很惊讶啊。”

  青江垂下化学灯:“你不惊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