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听说我很穷[娱乐圈]第101节(1 / 2)





  余年笑的无奈,“嗯,这确实是老师的风格。”

  录制时,第三个上台来的藏宝者,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名字叫延先。他衣着朴素,将一幅画放到了展示台上。

  画卷打开,是庄严慈和的菩萨像,他在介绍完这副画的来历故事后,朝主持人道,“很抱歉,我想占用几分钟时间,说几句话。”

  主持人做了个请的姿势,“当然可以!”

  延先拿着话筒,朝向鉴定师席位,开口道,“我这次来参加这个节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见一见修宁先生的后人,余年老师。”

  忽然听见外公的名字,余年也很惊讶,“您是说我外公吗?”

  “是的,就是您的外公,修宁先生。其实您小时候,我还远远见过您。”延先对着镜头很紧张,他握紧了话筒,讲述道,“我家在戈壁滩附近,十几二十年前,那里挖出了佛窟,后来修建了一个博物馆。”

  余年马上就想起来了,“是的,我确实跟着外公一起去过那里,木成窟,博物馆是叫木成博物馆。我参演徐导的电影《古道》,就是在那附近拍的。离开时还跟我姐一起,去了一趟博物馆。”

  “对对对,”延先有些激动,他连连点头,又极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那时候我还没到三十,父亲摔伤,母亲重病,妻子也意外去世,留下了两个身体不太好的孩子。人生就像陷在沙地里一样,抬不起脚。后来,我想到了自杀,因为真的太苦了。”

  “是修宁先生拦下了我,知道情况后,他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一共两千三百五十八块三毛,全都给了我。我不要,他就说是暂时借给我应急,人生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后来,他又让我进当时挖掘佛窟的工程队里,打打杂。工程队会给工人发馒头,省着吃,能勉强填饱家里父母和两个孩子的肚子。”

  延先眼睛发红,又努力笑了一下,继续道,“再后来,我用这钱,一部分拿去治了母亲的病,一部分去租了一架运水车,每天早晚帮人运水,生活慢慢才有了起色。

  现在父母都还健在,两个孩子也上了大学。我得知您是修宁先生的后人,匆匆赶过来,就想亲自把钱送过来。”

  他走到鉴定席前,郑重地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打开,里面是一叠面额不一的纸币。

  “当年修宁先生说是借给我,但我知道,他没想我还。可是还上这笔钱,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和心愿。”

  余年闻言,没有推辞,将钱慎重地接到手里,“外公若是知道,一定非常欣慰。”

  节目第二天一播出,就引来不少冷嘲热讽。

  “——节目组想煽情,也太僵硬了吧?这台本真是够了,还有人会吃不起饭?发给一个工人的馒头,就能填一家人的肚子了?还有吝啬又小器地给两千多块钱,就能救一家人的命了?真的烦炒人设作秀的!”

  不过很快就遭到了反驳。

  “——有些人不是毒就是傻!木成窟发掘的事,现在都还能找到详细的介绍。佛窟才被挖出一个边角时,那边的专家就不敢动了,连夜去请修宁先生。修宁先生也立刻启程,赶到了发掘现场,一直到发掘工作顺利开展才离开。现在木成博物馆的那块牌匾,还是修宁先生题的。另外,国内不少文物发掘工作,都有修宁先生的身影。修宁先生之为人、品格、功绩,不是你随便就能骂的!”

  “——我姥爷就是搞考古相关的,见过修宁先生几次,说修宁先生的学识与胸襟,都让他钦佩一辈子。而且姥爷对余年印象也很深刻,说总有个长相漂亮的小男孩儿,跟着修宁先生跑来跑去,研墨递笔,特别懂事!”

  “——这是何不食肉糜的现实版?你所见即是世界吗?明明白白告诉你,就是还有很多人,买不起衣服,不知道手机电视,连饭都吃不饱。动不动就觉得是台本是煽情是炒人设,你的世界也太小了。建议可以去看看日曜手机拍的那个公益纪录片,指路[链接]”

  日曜手机的公益纪录片,是官网、官博在晚上九点同时发布的,团队的行程被剪辑成了三集,每一集四十分钟。主要记录了新丰村的贫困情况,公益团队一行人的所见所闻等等。上线后,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度和讨论度。

  十点半,日曜手机的官博又放出了一个《日曜之行·番外篇》的视频,没一会儿,论坛就出了帖子。

  “卧槽!断头安利你们去看《日曜之行》这个纪录片,从番外篇第三分十二秒开始,余年除了能告诉你应该怎么炒贵公子人设,还能告诉你什么叫做捡漏巅峰!!!”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三块小甜糕

  日曜之行的番外篇不长, 一共不到二十分钟,但弹幕从头到尾, 都厚得能挡脸。

  一开始, 是余年在简陋甚至有些破烂的小教室里, 给几个学生上课,没过多久, 画面就变成了余年在和村长对话,村长求助余年, 帮忙修水车。

  刷过去的弹幕都很欢乐,“哈哈哈村长找错人啦,年年可能都没见过水车~”

  “年年一脸懵逼压力山大哈哈哈~”

  不过等镜头转换,弹幕刷过去整整齐齐几大排感叹号, 内容马上就变成, “卧槽,还真会?竟然连修水车都会!”

  “第一次见爱豆挽袖子就跑去帮忙修水车的,你的贵公子形象呢?”

  “我都嫌脏嫌累, 不是说贵公子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吗?”

  等到画面里,余年跟着村长一起到了仓库,各种“仓库好脏”、“能不能找到备用啊紧张”这样的弹幕里, 突然就窜出了无数个“前方高能”,大红色的字体非常闪眼睛。高能预警一直持续到余年对着摄像说, 他不够资格,得他老师来才行,满屏的“跪了”和“捡漏巅峰”一眨眼就把“前方高能”几个字覆盖住了, 弹幕叠了一层又一层,画面跟打了马赛克一样。

  这部番外篇最后的画面,是清晨,天才刚刚亮起来,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山里笼罩着轻纱一样的薄雾,鸟鸣声清脆悦耳。

  余年提着一壶酒,手里拿着一枝尚且沾着露水的青竹,踏过叠了漫山的枯枝腐叶,停在了一座普通的坟茔前。

  放下酒壶和青竹,余年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随后“噗”的一声打开酒壶,将里面的酒液缓缓洒在了坟前,又将青竹放到一旁。

  像是平常聊天一样,他道,“我曾听外公说,傅家有一个很厉害的人叫傅博彦,嗜酒如命,酿酒的手艺也非常好,还喜欢竹子,画了许多画儿,偏偏自己不满意,尽数烧掉了。若能与这般人物相交,真想狂饮三百杯。”

  “您用命护着的青铜簋,我一定会安全带回去的,请您放心。”

  最后,余年鞠躬,郑重道,“先生千古。”

  “——最后一段看哭了,现在忽然就明白,什么是先生之高义,山高水长!”

  “——先生千古!开始震惊于余年又捡漏了,这到底什么逆天运气和逆天的眼力!但知道了这个青铜簋的故事后,几乎能想象出在那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年代,还是有那么些人,会为了一些珍贵的东西,豁出性命,单是这份勇气,就让我敬佩。”

  “——看到最后,真的很庆幸去的是余年,能够发现压榨菜缸的是青铜簋,能够知道傅博彦是谁,能够将青铜簋从凤首山里带回来。先生千古!”

  “——如果余年怕苦怕累没去新丰村,没得到村长的信任,没有帮忙修水车,没有跟着村长一起找备用横板,或许,这个青铜簋就会继续被用来压榨菜缸吧?感激这份机缘,先生千古!”

  行驶着的保姆车上,施柔也在看这个视频,她红着眼睛去扯抽取纸,不好意思道,“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忍不住想哭。”

  余年将视线从车窗外收回来,安慰道,“没关系,说明柔柔姐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