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章





  七月初,吉安县稻米已经成熟,稻田里金黄一片。

  一大早,李斯恪照常往大堂办事,但转了一圈一个人影也无,不由纳罕。

  “敏哥儿,衙署办事的人呢?”见敏哥儿从外面回来,李斯恪迎上去问道。

  “人?不知道。”敏哥儿摇摇头,又皱眉道:“好似昨日隐约听他们说要回去收稻子,不过就算如此,也不至于走的这般干净吧?”

  李斯恪哭笑不得道:“只怕是真回去收稻子了,若不然也不会一个人也不剩。”

  “这……这也太没规矩了,好歹得和咱们知会一声吧。”敏哥儿瞠舌道。

  “罢了罢了,庄稼重要,咱们也就不要计较这些了,往后再让他们慢慢改吧。”李斯恪叹道。

  “走,咱们一块去地里看看收成,吉安县这般穷困,今年税收能不能收上来还两说呢?”

  二人正要出门,迎面却撞上了匆忙赶回来的韩主簿,李斯恪打量他一眼,见他身上还有些未摘干净的麦芒和秸秆,心里不禁一哂。

  “韩主簿何事如此匆忙呀?”

  韩主簿见李斯恪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立马请罪道:“下官擅离职守,还请大人恕罪!”

  “起来吧,下不为例。”顿了片刻,李斯恪抬手让他起身。

  韩主簿见李斯恪没有追究他擅离职守,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往年一经有了主事的县丞,差点犯下大错。

  李斯恪见他回来请罪,便饶他一回,毕竟以后还要仰仗他帮自己处理地方事务,有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便罢了。

  “他们都回去秋收了?”李斯恪问。

  “嘿嘿,……是,都回去了。”韩主簿讪笑道。

  “本官知道你们的难处,只是擅离职守确实不妥,简直视衙门,视朝廷法度于无物!等秋收后,一人去刑房领五板子,以示惩戒。”李斯恪板着脸说道。

  “是,下官谨记。”韩主簿见李斯恪高拿轻放,便知道此事了了,心里顿时落下一块大石。

  李斯恪又道:“另外,本官托人买的耕牛到了,你领几个人去庄子上把牛分一分,租借给那些穷苦的百姓耕种。银钱便不必了,只是得把耕牛照顾好,至于怎么分派就由你来安排吧,本官毕竟还不熟悉衙门里的人事。”

  韩主簿一听居然还有这等好事,顿时对着李斯恪深鞠一躬,感激道:“多谢大人体恤!”

  李斯恪恩威并济的施展了一通手段,震慑了衙门里的大小官吏,伺候众人对李斯恪愈发恭敬起来,不再敢有轻视之心。

  “哥哥,苏五爷求见。”敏哥儿进来道。

  “快请他进来。”李斯恪起身去迎。

  几人寒暄一番后,李斯恪开门见山道:“苏兄,多亏了你上次送来的十几头耕牛,今年秋收百姓们可是轻省了许多。”

  “哪里哪里,苏某也只是知恩图报罢了,当不起大人一声谢。上月遇险,若不是大人派人相救,只怕苏某连坐在这儿的机会都没有。”苏五爷道。

  上月暴雨连下三日,靠近吉安县的官道上发生了塌方,当时李斯恪在城门上巡查,正巧望见苏五爷领着商队逃命,于是赶紧派人相救。

  为了报答李斯恪的恩情,苏五爷便答应给李斯恪提供耕牛,并且从吉安县收购鲜果等物。

  “你我都是老朋友了,不必说这些外道话。山上的荔枝都成熟了,等你歇息好了,我让人带你去看看?”李斯恪道。

  苏五爷道:“今日便有空,大人可否陪苏某一同去?”

  “自然,你人生地不熟的,我这个老朋友自然要作陪。”李斯恪笑道。

  李斯恪叫来韩主簿和户房的主副官,陪着一同去山里,山上路不好走,得有当地人陪着才能避开蛇虫鼠蚁和山上猎户下的陷阱。

  顶着大太阳,走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众人才终于到了半山腰的果园。

  李斯恪擦擦额头上的汗,气喘吁吁道:“苏兄,这便是荔枝园了,上次你拉走的那一批是早熟的,如今这是最后一茬了。”

  当初一听说来曲南,李斯恪第一想到的便是荔枝。一安顿好,李斯恪便让张来拿着张员外给的银钱盘下了荔枝园,记在张予安的名下。

  六月初那一批早熟的荔枝,同苏五换了耕牛,如今这一批就得卖钱了。等这里的百姓看到种荔枝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便是不用自己说,他们也会跟风种植的。

  李斯恪招来果园的庄头和张来,让他们陪着苏五到园里转了一圈,中午就在山脚下的庄子上用了便饭,又吃了在井水里冰镇的荔枝。没等李斯恪开口,苏五便爽快的付了定金,包圆了山上的荔枝。

  荔枝在曲南不算稀罕玩意,但是由苏五运到北边便就是金贵的奇珍了。再加上荔枝甘甜可口,外形又小巧可爱,那些喜欢猎奇的大户人家和官宦子弟又怎会错过?

  由着李斯恪带动,吉安县今年的荔枝卖出了好价钱,经营果园的果农都由衷的露出了笑脸。

  送走苏五后,李斯恪又迎来了老家来的几支商队。

  李斯恪估么着应当是前面娘子派来的商队赚到了钱,要不然后面也不会跟风来了这般多。

  接见了几个商队的头头后,李斯恪接过娘子捎来的信,自己料得果然不错。之前从吉安运海货回去的商队,赚得盆满钵满,惹得其他人眼红不已,所以此次都跟着来了,想要分一杯羹吃。

  时值九月,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渔获季节。

  李斯恪给衙门里放了假,又将商队来收海货的消息传了下去,渔民们顿时高兴地手舞足蹈,一个个都鼓满了劲儿要大干一场。

  盛夏时节,果农们赚的腰包鼓鼓的样子,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的,如今县丞大人给了机会,自己说什么也要抓住,争取这两个月赚足一家人来年的吃喝。

  商队们先是将自己带来的布匹、杂货拿出来买卖,然后再去渔民手里收购海货,一来一往,当地的经济便发展起来了。

  今年衙门里收的税银颇丰,不仅将往年拖欠安州府的欠款补上不说,交税的份额也头一次出现在前五的位置。对此,安州府的知府大人还特意写了折子嘉奖。

  县里经济好了起来,人就有了奔头,李斯恪将衙门里收的税银,大部分登记做账,小部分当做福利,按照级别分发给了众人,至此,李斯恪的威望又上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