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世子韩司恩第103节(1 / 2)





  他领着左锋军前去追击,只是不曾想遇到了风沙,在风沙中他们这群人迷了路,进入了西戎界地。后来等风沙散去,他们干脆找了个山头隐藏了起来。

  白文瀚一边刺探西戎境内的情形,一边留下特殊的记号,等着和大周在西戎境内和里应外合。当时,他对柳虎城出兵也只有两分把握。

  白书是第一个根据记号找到他们的人,听到是姬洛亲自来了,白文瀚对大周出兵西戎却是有了八分把握。他上次就知道,姬洛绝对有心还西疆一个安稳。

  后来姬洛看到了白文瀚留下的特殊记号,便追了过去,那时白文瀚已经被西戎发现了。情况紧急,白文瀚和姬洛就地应外合大战呼延禄带领的残兵。

  只是最后呼延禄朝姬洛射箭时,呼延禄的箭法是好的,上次对着韩司恩便是三箭连射,可是这次确实五箭,最后一箭仍旧是双发。

  眼看着姬洛即将中箭,本来一直在护着白文瀚的白书,以最快的速度上前替姬洛挡住了最后那枚致命的箭羽。

  姬洛没想到自己会被白书所救,白书替他挡下那致命的一箭时心里并没有太多想法,他只是想,自己临走时答应过韩司恩,会保护姬洛平安无事的。

  答应的事总是要做到的。

  想到白书受伤时的情形,白文瀚的眼圈红了,眼睛也有些发疼。他蹲下身,狠狠朝地面捶了两锤,他想如果自己没有一举击垮西戎的野心,徐徐图之的话,那白书根本不用受这份罪,也不用直到现在都生死不知。

  姬洛上前抓着白文瀚流血的手,他把人拽起来,怒斥道:“白书还没有醒,你就不要自虐了。孤乃大周储君,未来大周的帝王,身上有真龙护身,孤守着白书,他一定会没事的。”

  姬洛说这话时,心里是非常难受的。他上辈子是万箭穿心而亡,所以在面对箭时,总是不自觉地心慌。最后那一箭,他不知道是双发,等他发现时,他脑子里想的是上辈子自己死亡的情景,惊恐的回忆让人心底颤抖,手脚不由的慢了一分。

  这慢掉的一分却是差点要了白书的命。

  国家大义个人小义,白文瀚心里是知道的,但是自己唯一的亲人生死不知的躺在那里,面对姬洛的安慰,心底的自责却是一点都没有减少。

  姬洛松开沾染了白文瀚血迹的手,目光望着白书躺着的营帐,低声道:“白文瀚,就算是你不相信我的真龙护身,那也该相信白书,有人在京城等着他,他会醒过来的。”

  姬洛说这话倒是不假,当时一切都尘埃落定,那时白书已经有些迷糊了,但他抓住了自己的手,断断续续含含糊糊的说:“让他们救我,一定要救我。我不会有事的,我还要回京城,如果我回不去,那韩司恩这辈子就没人喜欢了,他会很可怜了。”

  那话姬洛听到了,白文瀚也听到了。白文瀚对白书喜欢韩司恩这件事,一直是心底犹疑的。但是当白书第一次找他帮忙,说是想从西疆回京城时,他还是同意了,甚至找姬洛帮忙。

  他不喜欢白书和韩司恩走的太近,不过对于白书的任何决定,他都不会以只大哥的身份进行阻挠的。现在,白文瀚想,白书如果真的那么喜欢韩司恩的话,那就为了那个远在京城的人醒过来吧。

  不知道是姬洛和白文瀚的心愿太强烈,还是白书睡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此时无人的营帐中,躺在床榻上的白书,放在被子里的手指轻微的动了下。

  @@

  皇太子直入西戎国境的事传入大周,让整个大周蒙上了一层欢喜。京城作为消息来源的中心,作为官宦集中的地方,是最为欣喜的一座城池。

  有战争便有死伤,皇帝已经下令提前给西疆军发军饷了,军饷数目要比往日多一半,是皇帝用这些国库的银两暂时稳定西疆军那些普通将士的心。

  等姬洛从西疆回来,拿出这次有军功将士的名单,皇帝会另行赏赐,加官进爵这是避免不了的了。

  而京城此时最大的议论点是有关于西戎王求和的事,姬洛上折子的意思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撕掉西戎王的求和书,也不会让它成为大周的附属国,而是直入西戎都城,把西戎变成大周的一个管辖郡。

  姬洛的这份折子被武将拥护,但被满朝文臣反驳。武将有心建功立业,文臣觉得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西戎又有意求和,此事可以划上个完美的句号,可以彰显他们大周天子的风范。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认为西戎蛮夷之地,荒凉无所出,这一战西疆境内至少几十年无战火困扰,西戎成为大周的附属国,年年上供金银马匹,总比他们成为大周的郡县还要户部拨款治理好。

  再者,继续出兵,就要消耗物质,他们国库是有点银子,但一直僵持着也不是办法。最终的是,这些人认为穷寇莫追。

  接受西戎的求和,还可以避免更多大周将士的伤亡,也可以让西疆军休养生息。

  对于这些争论,皇帝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是想继续打还是接受就此西戎的求和书,他觉得姬洛和这些文臣说的都有道理。

  朝堂上因为这事已经吵闹好几天了。

  皇帝看遍整个大殿也没有找到人说说心里话,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这些天难得安静没有啄人的韩司恩身上。

  皇帝干咳一声,道:“万安侯觉得呢?”

  皇帝问出话,等了一会儿发现韩司恩并没有吭声。

  皇帝愣了下,看向韩司恩,韩司恩也则在盯着地面,一直在面无表情的沉默着。

  皇帝以为人声吵杂,又问了一遍。

  韩司恩看了皇帝一眼,皇帝自己说自己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可是在韩司恩感受到他心中隐隐的欢喜后,他就知道皇帝心里其实已经做好了决定,接受西戎的求和书。

  若是以往,韩司恩定然会顺着皇帝心里的想法,把话说的又得皇帝喜欢又冠冕堂皇。

  可是,韩司恩今天却不想这么做了,他在皇帝又问了一遍后,走出来,淡淡道:“皇上,微臣觉得此时应该一举歼灭西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西戎就是这野草,等缓过来神,肯定会反咬大周一口的。”

  第150章

  韩司恩这毫不留情的话一开口, 不说朝堂上的其他人大臣, 单说皇帝就觉得自己的脸盘都有些挂不住了。

  他看了一眼韩司恩, 心里有些闷闷不乐的, 语气也有些不是滋味的说道:“听万安侯这话的意思,是支持太子殿下继续打下去了?”

  韩司恩感受着皇帝心中的不痛快,仍旧淡淡开口道:“皇上,微臣觉得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冒着被死伤风险亲自前往西疆边关,并非太子殿下想立下军功,名扬天下。太子殿下同西疆战士一直和西戎这么僵持着, 无非就是想还边关民众一个安稳的盛世太平。京城繁华之地是大周的天下,西疆苍凉但那里生活的民众也是大周的子民。没有谁比谁低下。以往西戎以为大周的仁慈是懦弱, 今天西戎主动挑衅,却被攻打的国将不保而求饶, 想当初他们在边关小打小闹伤害大周百姓的时候何等嚣张, 那时他们可曾有过求饶?大概是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吧。所以微臣觉得既然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西戎求饶不求饶和我们大周有什么关系?现在饶不饶他们,让他们都会不会感激,只会心怀怨恨,倒不如趁机把他们给灭了,归属我大周之下, 也好让周边其他小国有个警醒之心, 免得有错觉, 以为就算是犯我大周领土, 皇上仁慈也不会和他们计较。也可以用以祭奠那些为了西疆安宁死伤的将士。”

  韩司恩这话毫不留情的说出来,户部尚书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他对着韩司恩冷哼道:“万安侯这话老臣不同意,以万安侯这话的意思,难不成皇上接受了西戎国主的投降,就是对边境百姓不关心了?老臣还是认为皇上接受投降才是对边境百姓的爱护,铁骑战火,就像万安侯说的我们身在京城无法感同身受,但那些妻离子散的事谁没有见过。此时休战,恰好可以让将士们休养生息一番。再者,老臣也相信,经过这一战之后,定能威慑他国,没人敢再侵我大周一寸土地的。”

  说罢这话,户部尚书又看向皇帝,诚心诚意的对着皇帝说道:“皇上,万安侯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拿边防将士的生命逞凶斗狠老臣是玩玩不敢同意的,太子身份贵重,谁又敢保证直入西戎国内不会遇到一点危险呢?我大周向来同他国和睦友善,此时收手微臣认为正是时候。请皇上三思而后再做定夺。”

  户部尚书这话得到了广大朝臣的赞同,大部分人都弯着腰诚恳的请求皇帝三思。

  这时韩司恩开口了,他漫不经心的说:“你们担心太子会在西戎受伤,那就把太子召回,换将继续攻打可以了吧?”

  他说完这话后,也朝皇帝道:“微臣身体虽虚弱,但也愿替皇上召回太子,带兵继续攻打西戎。”

  “万安侯说的好听。”户部尚书哼哼道:“你一不懂兵法,二身份娇贵从未上过战场,几十万大军这么交入你手上简直如同儿戏。老臣怕到时你不但没有攻打西戎,反而葬送我大周无数将士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