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04节(2 / 2)


  早从前几日起, 学子们之间的氛围就开始变得浮躁, 到了临考时自然更盛。

  穆空青借着日出前的微光,自顾自地收拾着号房。

  若说贡院与考棚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号房内的桌案不见了。

  乡试与会试都是连考三场,每场三日, 考生每一场都得在号房内睡上整整两夜。

  是以号房内的桌椅,也变成了一高一低两块木板。

  白日里答题,这两块木板便是桌椅。

  夜间休息时,便将木板并拢, 充作床榻。

  号房中为每位考生提供了一盆炭火与一支蜡烛,用来做饭照明。

  这三日内,只要不是作弊,考生在号房内无论做些什么都不会有人管束。

  穆空青将笔墨等物一一放好,再将油布盖在考篮上,遮住里头的食物,放在号房里头的阴凉处。

  现下天气太热,穆空青带了一袋大米和几块切好的腊肉,还有一些烘干了水分的面饼,都是耐热耐存放的东西。

  中午日头高时不便升火,便用凉水就面饼,到了早晚稍凉快些,再用腊肉煮粥,补充盐分。

  穆空青将号房收拾完了,又靠着墙静坐了一会,让头脑彻底冷静下来。

  不一会儿,外头的窸窣声也停了。

  紧接着,是考官入场,衙役发卷。

  乡试正式开考。

  穆空青简要浏览了一下题目,乡试首场试四书文三篇,其中《论语》与《孟子》各一篇,这也是每年乡试的必出题。

  余下一篇,则在《中庸》与《大学》中择一出题。

  今年选的乃是《中庸》。

  四书文后有经义三题,并五言八韵诗一首。

  其中四书文定二百字以上,经义定三百字以上。

  相较于前头的童子试,乡试的题量,称得上一句骤增。

  穆空青并未多耽搁,趁着现下温度还没到太热的时候,先将三篇四书文的破题都想了出来。

  穆空青埋头答题,眼看时间过了中午,他将将写完第二篇四书文的初稿。

  穆空青放下笔,擦擦额间汗水,再揉一揉有些酸胀的手腕,长长舒了一口气。

  因着前些年出过一事,传闻有考官在定桂榜最后一名时,见一待选学子初稿上的字迹凌乱不堪,便觉得此人表里不一,于是将人黜落。

  因而现在的学子们,为免自己一时时运不济,遇到同那传闻中一样的境况,便在作初稿时,也要保持字迹工整。

  穆空青将面饼在水中泡软,心中暗叹了一句,难怪乡试前大家都在勤练手速。

  能不能写得完暂且不论。

  若是寻常孱弱些的学子,这三天下来,第二场还能不能拿得起笔都不好说。

  穆空青简单填饱肚子之后,用特意带上的巾帕沾上凉水敷面,让自己因着天气缘故逐渐烦躁的情绪平静下来。

  他没有急着动笔。

  按照穆空青的计划,他会在今日写完三篇四书文,然后在傍晚时分进行修改,在第二日清晨时分,趁着天气凉爽时誊抄。

  他现在的时间还算富余。

  作文章,最怕的就是心浮气躁。

  永嘉书院那么多次季考,全部都是落笔无悔。

  只要穆空青能够发挥出季考时的水准,那么他的初稿就没有需要大动的地方。

  比起旁人在删改时耗费的时间,和因着无休止的删改而愈发烦躁的心情,穆空青无疑是占优的。

  自然,前提是他能够冷静得下来,不被乡试时的氛围和燥热的天气所影响。

  闭目放空了一阵,穆空青觉得自己足够清醒了,这才提笔继续。

  三篇四书文写完,穆空青先是通篇检查了一遍,将避讳、用典等基础问题再三确认无误后,将炭火燃了起来,预备煮些粥水。

  其实若是可以,穆空青宁愿吃上三天凉水就面饼,也好过这大夏天里的生火煮粥。

  但无奈,他需要自己保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那么补充盐分、碳水和蛋白质,就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看天色离日落还有一会儿,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将粥煮了,也叫自己好生歇一歇,清空大脑,方便温度稍降后修改文章。

  穆空青将大米和腊肉倒入陶罐,又将炭盆向外头推了推,省得给原本就闷热的号房加温。

  他这往外一推,周边号房中的学子们便倒了霉。

  原就已经心浮气躁了,好容易熬了一天下来,这会儿正是压抑得不行的时候,再一闻到那粥米混着腊肉的咸香,更是半点考试的心思都没了。

  有不少学子为了快些答题,已经近一天都未曾进食了。这会儿再闻到食物的香气,那饥饿感简直是翻了倍地往上涌。

  穆空青听到他隔壁有学子骂了句什么,随后,那边儿也传来了生火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