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渡第4节(1 / 2)





  考试分三场,一是道,为道心;二是法,是自身资质与功法;三是行,是自修道以来的言行。

  上午考的是“道”,这是场笔试。试卷上写了几个问题,要考生凭本心一一论述。

  下午便是面试了。

  谢长明领着檀木做的牌子,上面写了个号,是一百一十三,按顺序排依次推门进去。

  不消半个时辰,前面的人已经走空了,谢长明推开门,屋里是空的,什么也没有。

  他怔了怔,低下头,脚后跟磕了一下,这才启动了传送法阵,去了另一间屋子。

  屋子里有两张桌子,一前一后地摆着,前面那张红木长桌上摆了一个水镜,一方墨砚,笔架上挂了几只笔,还有一沓金粉宣纸。

  后面摆了个小方桌,一旁歪了个人。那人脸色苍白,眯着眼,似乎睁不开,没什么精神,看起来病怏怏的,对什么都没兴致,连谢长明推门而入也没抬头

  测试资质的两位学官坐在方桌后,先是问了谢长明的姓名与号码,确定无误后客气道:“道友,请先照示妄镜。”

  一般的门派测试弟子的资质,都是修为高深的修士亲自摸骨。但麓林书院不同,因为有钱,非常有钱,所以奢侈地炼了个测试灵根的镜子。

  谢长明没想在这上头作弊,对着镜子一照,赫然出现了金木水火土五色灵根。

  坐在镜子后面的红衣学官一愣,大概是没料到参加麓林书院考试的修士里还能有五灵根的。

  若是想要修仙,每一阶段都要以灵气贯通灵根,才能达到圆满。而随着灵根的数量增多,所需灵力以十倍百倍增长。所以单灵根最佳,双灵根也可,三四灵根已是极勉强,很难修到金丹,而五灵根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因为要达到炼气期大圆满的灵力,就比单灵根达到金丹的灵力要多了。

  红衣学官将“五”字刻在了木牌背面。

  接下来,便是要测试根骨了。

  蓝衣学官道:“请道友以最大的那支笔写字,若能墨透纸背,便换小一些的。”

  谢长明调匀了墨水,将笔从第一支写到了倒数第二支,才放下了笔。

  不是他不能用最后那支笔,而是不想用了。

  两位学官对视一眼,蓝衣的那位在木牌背面的另半边刻上“中甲”二字。

  与谢长明的灵根相比,根骨几乎是另一个极端。

  蓝衣学官刻完字问道:“道友,可否问你现在是何修为?”

  谢长明答:“筑基大圆满。”

  一阵沉默过后,红衣学官不由苦笑:“道友,你可真是为难我们,是让你过还是不过?”

  谢长明一怔,没料到麓林书院对灵根要求如此严格。照理说,他虽是五灵根,根骨却好,明面上又修炼到了筑基期,可见五灵根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应当能通过资质的测试。

  不过也不要紧。

  谢长明半垂着眼,看不出什么失落的神色。来这里之前,他不知道如何测试,现在知道是用示妄镜,可以想想作弊的法子,待明日换个身份再来。就是麻烦了些,毕竟还要在麓林书院待上一段时间。

  陷入僵局时,那位坐在后头,病怏怏的道士忽然抬头问:“你来麓林书院想做什么?”

  红衣学官吃了一惊:“许先生!”

  那位许先生站起身,重复了一遍问题,又添了一句:“你要叩本心而答。”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若振聋发聩,惊得人心神发颤,不敢说谎,也不能说谎。

  两位学官不敢再言。

  但这惊不到谢长明。他大约能猜到这位许先生是洞虚期圆满的修为,若是大乘期圆满的修为,大约能叩问出谢长明半句真心话。

  谢长明也站起身,手腕上戴着的木珠串在方桌上磕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抬头朝许先生望去:“问天道。”

  他来此是为了找鸟,但这话也不能算是假的,天道是顺便一探的。除了长明鸟,麓林书院应当是离天道最近的地方。

  许先生深深地看了谢长明一眼,似乎想要探究什么,忽然卸了力道,又恢复成原来病怏怏的模样,对红衣学官道:“把他记到我的名下吧。”

  红衣学官不敢不从,将谢长明的名字写在了名簿上。

  许先生朝方桌上扔了张玉牌,上面写了个“许”字。

  于是,谢长明不用继续考试,当即被麓林书院提前录取。

  三天后,麓林书院山门大开,迎接此届通过考试的学生。

  麓林书院绵延上千里,几乎占了少海城一半的地方,四周环山,山雾弥漫,上山路途崎岖。

  大约到了中午,一众新生终于到了主峰,有学官在山顶等着,学生出示玉牌,便可借由传送阵,去往各自老师所在的山峰。

  谢长明记在那位许先生的名下,便去了西南方向的碧秀峰。

  一位小道士在传送阵那里等着,见有人出来,便笑着道:“请随我来。”

  谢长明跟着那小道士,穿过竹林,走到一片开阔的空地,学生们连张椅子都没有,那位许先生名下的学生全都席地而坐。

  谢长明入乡随俗,也捡了个地方,坐在靠后的位置。

  而那位许先生则眯着眼坐在前头的靠椅上,旁边还有一张椅子,也不知是为谁准备的。

  新生们踌躇了片刻,见许先生没有要管束他们的意思,终于克制不住,纷纷议论起来。

  到了时辰,许先生听着钟声长鸣,睁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