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96 轻工局的条件(求推荐票)(2 / 2)

刘春来没有理会两人,他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

没瞧着,当初他家大黄狗从他筷子上抢蛋,老娘都准备从大黄狗口里把蛋抢回来么?

“拉就拉吧,吃了再说……我只是说不吃火锅,又没说不吃包子。再说了,项圈肉也是肉啊。”刘龙一脸无所谓,继续消灭包子。

其他人也不吭声,只是呼哧呼哧地吃面。

“你们这么早?”苗仕林刚进办公楼,就看到刘春来跟张建民两人等在楼梯口,“走,去我办公室。”

“昨晚上我跟局里领导开会讨论过了,大家原则上同意了你的方案。不过这承包费如何,也没有一个定数。你觉得每年多少合适?”

一边走,苗仕林一边说。

“苗局长果然是新时代好领导,办事这么快!”张建民高兴地拍了一记马屁。

可惜,没有得到回应。

这不影响张建民的兴奋,自己那十万块钱能拿回来了。

刘春来不由诧异,这年头,轻工局办事效率能有这么高?

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你是不知道,以前搞三线的时候,咱们这边因为基础好,底子不错,就成立了很多单位,不少单位扩大了规模。要安置家属就业,就有了更多的三产单位……”

苗仕林的解释,合情合理。

全国都在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东边沿海地区的省份跟城市这几年经济打着滚往上翻,而作为西南第一大城,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工业实力,都不差,经济上却没有太大的起色。

领导们压力也重啊。

特别是轻工局,下属很多单位都是那种开不了工的三产单位。

“如果你们还要承包其他厂,也可以这样操作。”苗仕林恨不得刘春来把轻工局所有效益不好的厂子全部承包了。

到那时候,他们就可以不管厂里发不起工资的事情了。

“领导,我可没有那么强的能力。红杉制衣厂那边,只有170台缝纫机,如果按照市场价格,这也不过几万块钱的成本……唯一的优质资产,就是两百多名熟练工人……如果承包费过高……”刘春来直接把话题拉了回来。

“这确实也是问题所在。昨晚上我跟方局长专门谈过这事情。不能按照退休干部职工的工资来作为承包费。目前我们是这样考虑,把厂子规模再扩大一些,先达到300台缝纫机的规模,缝纫机呢,由轻工局牵头,先帮你们垫付资金,这些设备属于你们,由厂里的熟练工人跟老师傅们帮忙培训你们新招聘的工人……”

刘春来看着这位副局长,差点骂了出来。

“领导,那缝纫机,轻工局指定牌子?”刘春来直接问出了核心所在。

“不,由你们自己选择,轻工局帮忙调度。当然,最好是山城的缝纫机品牌。我们看重的是那170台缝纫机带来的就业岗位。”苗仕林也不隐瞒。

这就是轻工局的条件。

“承包价格呢?”刘春来问道。

“五万一年,签十年合同,可以每年一付,以后你们厂里用人需求等,轻工局也帮忙组织统一安排,需要原材料以及运输能力,也帮忙调度。”

苗仕林的条件,可以说已经非常优厚了。

换成别的人,估计会立马同意。

可惜,眼前是刘春来。

“税收没有优惠么?厂里我们添置的那些设备跟新招聘的工人归属呢?”

这些问题,要是不搞清楚,后面扯皮就麻烦了。

刘春来不希望自己最关键的时候,轻工局这边捅自己的刀子。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