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廿三章钟况然有声(下)(2 / 2)

举步入内,萧昭业缓缓迈着大步,尽可能显得同往常一般自如。及至正殿之时,迎面走来一着紫袍的男子——十四五岁的样子,尚未完全长开的五官显得乖觉俊秀。

七步之外,来人下跪行礼:“臣弟参见皇兄!”

“免礼!”萧昭业踱着步上前,“昭文,来看望母后?”

“回皇兄,正是!”

“朕平日里政务繁忙,多亏了你在母后跟前尽孝!找个机会,朕可得好好感谢你一番!”

“皇兄说笑了。”

“行!这事儿以后再论!”萧昭业朗声笑着,拍拍胞弟的肩膀,“走,随朕进屋去。”

“是!”萧昭文微微一颔首,保持着半步的距离跟随在那袭龙袍之后。

叙礼毕,母子三人围着径长两尺的圆桌坐下。几上摆着两盘精致的糕点,三盏热气腾腾的雪菊茶。本是其乐融融的相聚,萧昭业的心中却没由得生起落寞之意。他随手端起茶盏,小口轻啜,将那一瞬的疏离之感轻轻带过了。

“皇帝近日政务繁忙,怎地记起探望哀家了?”

不过短短数月,从东宫太子妃到一国太后,像是支持不住如此之快的转换似的,王宝明面上的苍老之态更甚,搭配着太后的华服,叫人想不到她未满四十的年纪。此刻她肃着面容,显得凛然不可侵犯。

萧昭业将茶盏端在手上,自然地淡笑着:“母后的言下之意只怕是怪罪儿子近日忙于朝务,未来得及向母后请安罢?儿子这不请罪来了?好在昭文孝顺,时时进宫来陪伴母后。朕方才还和他说起,要好好感谢他才是……”

王宝明面上仍掌着:“哀家可没有那么多的心思,皇帝多心了。”

“皇兄日理万机,母后你就体谅体谅罢。”萧昭文在一旁帮腔。

终是忍不住带出一抹淡笑,王宝明点点头:“好好好,体谅!自然是要体谅的!”

“只怕母后这话说早了……”萧昭业挑挑眉,神秘地说,“若是连昭文也政务缠身,无法陪伴母后左右,又如何?”

闻言,萧昭文的眼底倏地闪过一道光。

王宝明不动声色地问道:“这是何意?”

“昭文也不小了,朕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预备拿一些政务来劳烦劳烦他。”

“皇兄是要臣弟入仕从政?”

“正是!”萧昭业勾唇一笑,轻揽着胞弟瘦弱的肩膀,“你可有兴趣?若是你自己乐意拿一些陪伴母后的时间来处理政务,只怕——”萧昭业偷瞟了王宝明一眼,“母妃也不能不放手罢?”

“臣弟愿为皇兄分忧!”萧昭文当即抱拳表忠心。

“成成成!”王宝明无奈地摆摆手,叹道,“哀家这儿都还没表态,你们都商量好了!”

“母后这是同意了?”萧昭业恶作剧成功似的,朝弟弟得意地挑挑眉毛,一如当年。

“同意!哀家总不能碍着新安王的前途不是?”王宝明一副“儿大不由娘”的表情挂在脸上。

“哈哈哈!”萧昭业长吁一口气,将茶盏端到嘴边,轻搓一口,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母后,朕记得小时候常在您这里喝一种草茶,淡淡的青草香,很是好闻。最近怎的都不见了?”

“草茶?哦!你说的是艾叶茶?皇帝若是想喝,哀家这便唤人去一趟!”语罢,王宝明扭头唤道:“揽菊,去太医院取些干艾叶来!”

“是!”揽菊答应着退下了。

“往日,母后宫中不是常备艾叶茶的吗?怎地还要去太医院取艾叶?”萧昭业漫不经心地问着。

“哀家不喝艾叶茶也有好些年了,宫中自然就没备下。”王宝明用茶碗盖轻刮着茶汤面上的花瓣。

“为何?朕印象中,母后当年对艾叶茶可谓情有独钟……昭文,你说是不是?”

“皇兄这么一提,我也记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种茶,喝着很是清甜。”

“没想到你们兄弟俩倒是对那艾叶茶的味道念念不忘?也没甚么大事。不过有一段时间,我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后来,哦,还是嫤奴这孩子有心,特地唤了个医女来为我诊断。那医女听说我常年饮用艾叶茶,说我是……甚么血热的体制,不宜多饮。于是,我便改了这习惯。言至此,皇帝,嫤奴的身子近来可好?”

“劳母后挂念,阿奴她一切都好。”萧昭业的微笑,安稳地将心中的波澜掩饰下了。

“嗯,那便好。头胎是得小心着些!”王宝明微微点头,接着问道,“哀家听说,皇帝将当年医好你的那位杨神医派去了景仁宫?”

王宝明感念杨珉之救子之恩,一直以“神医”相称。

“正是。杨太医医术精湛,心思也比旁人细腻些。”

“神医办事,哀家自然是放心的。”王宝明顿了顿,目光在萧昭文的颊上游走,突然一拊掌,“母后这记性是越来越不行了——方才只教揽菊去拿艾叶,却忘了叫她一并取些松针回来……就这会子说话的工夫,她应该还没走远。昭文,你跑得快些,替母后走一趟。”

“是!”

萧昭业微微皱眉,他大概猜到了,把昭文支开,母后要讲些什么事。

果不其然,王宝明将茶盏撂在桌上,急急开口道,“你可知道,宫中都传开了!纵使杨神医医术卓绝,非一介医女可比,可你将一男子置于后宫,实在欠妥!”

“想来母后近日也听到了不少消息。”萧昭业轻声叹气,“现下朝野中颇不安宁,阿奴若诞下一子,便是皇储。那些谋逆之人又岂会坐视不理?若无一可靠之人侍奉阿奴左右,朕终归是放心不下。这是朕思虑良久之后的权宜之计。更何况,那些闲言碎语无孔不入,就算是每日请脉,也免不了有人在背后嚼舌根。既如此,朕索性光明正大地下旨,令杨太医入住景仁宫。至于谣言,朕已顾不上那许多。”

“法身!”王宝明气急之下,唤起了那埋在记忆中的称呼,“甚么叫‘顾不上那许多’?三人成虎,你这是在给皇家的名声抹黑!你何必将嫤奴护得那样紧,她是个聪明人,只要稍加留心,深宫之中,又有谁奈何得了她?你未免多心了。”

“朕无意顶撞母后。只是此事,朕意已决,请母后勿怪!”萧昭业肃了脸,施施然起身,“儿子告退,改日再来请安!”

言罢,萧昭业夺门而出。他怕迟一步,自己会克制不住地出言顶撞——

皇家的名声又如何,谁担负得起那万一?

秋风拂面而来,他笑着摇摇头:研习了十余年的君王之道,果然还是不适合这个位子。他知取舍,却不肯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