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六章 不用白不用(1 / 2)

第十六章 不用白不用

自打昨晚沈放“三顾茅庐”之后,杨浩就知道自己被“坑”了。

根本不是什么外公考较,而是经略判官前来问计。早知如此,可就不是五十两的友情价了。

更过分的是,现在还得提供售后咨询服务,不给钱不说,还得劳心劳力,何苦来哉?

本质上,杨浩是不想去的。

救灾安民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随口胡诌几条章程办法不难,毕竟在后世的信息时代,随处可见。

但具体执行起来少不得千头万绪,费心费力,最怕的是吃力不讨好。

何况,自己还得罪了弥勒教。

据沈放所言,这是个历史悠久,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恶组织,专行图谋不轨之事,据说襄阳的叛乱就与他们有关。

得罪了这些人,杨浩压力很大。

有沈小娘子遇刺的前车之鉴,行走在一群灾民中,着实没有安全感!

奈何沈放强烈要求,鉴于需要他护送前往东京,杨浩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

婶娘杨田氏听闻是为官府做事,没有格外高兴,反而有点担心,叔父杨守业就是被官府征调去修堡寨,结果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

杨浩少不得一番劝慰,声称而今在大宋腹地,有官差兵丁保护,何况是跟着沈放这位官宦子弟。

“那好,三郎你一切小心便是www.shukeba.com。”杨田氏不忘谆谆叮嘱。

杨浩道:“婶娘放心,你和妹妹就好生住在此间,待此事了结之后,我们便可前往东京。”

“三郎啊,我们…定要去东京吗?”杨田氏小声询问。

“东京是天子脚下,又是大宋最繁华的地方,至少几十年内不会有战乱,不会有饥饿,是个不错的定居之地…”

来到大宋,岂能不去看东京梦华,在清明上河图里走一遭?要想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或是有所作为,东京也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杨田氏的反应似乎有点冷淡,杨浩见状,轻声问道:“婶娘是想回华阴老家是吗?

故土难离是古人的普遍情怀,婶娘记挂华阴故里,完全可以理解。

“罢了!”杨田氏沉默片刻,叹道:“人在家才在家,你叔父与两个兄长都不在了,房子也被洪水冲没了,回去作甚?”

睹物思人,徒增悲伤,难得杨田氏这么通达明白。

杨浩笃定道:“婶娘放心,银钱我们有了,我们去东京重新安家,我保证让您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嗯!”杨田氏重重点头,已经开始期许到东京后的美好生活。

……

次日一早,杨浩便于打着哈欠的沈放一起出门,赶去陕州城外。

灾民太多,官府特意在城外官道旁,数千亩地暂时安顿灾民。

杨浩与沈放到来时,官道上已经聚集了恐怕不止十万灾民,还有不少人陆陆续续赶来,都眼巴巴地等着朝廷的赈济安置。

“朝廷下了旨意,务必在洛阳以西安置灾民,不得让灾民聚集两京,所以陕州聚集的人最多。”

也是,灾民大量聚集容易滋事生乱,京畿朝廷中枢更得格外注意。当然了,或许两京的达官显贵们也是想眼不见,心不烦。

城外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锅灶,运来大量的竹木、蓑草皮革等物,准备搭建帐篷。

一个官帽长翅唿扇不停的中年人正在指指点点,似在与佐官差役商议方案。

得闻沈放到来之后,当即放下手边事,快步迎了上来,一脸喜色道:“沈公子啊,你总算来了。”

沈放欣然道:“见过尹判官。”

“这位是?”尹洙与沈放寒暄两句,目光落在杨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