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九章 那样熟悉(1 / 2)

第四十九章 那样熟悉

庆历四年,元日。

按照大宋的风俗,这一天最重要的事首先是祭祖。

鉴于杨家的特殊情况,只是在家中正堂立了一块杨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放置了些许贡品,上香叩首,聊表敬意。

其次便是拜年!

正月初一,朝会必不可少,而且会格外隆重。

天不见亮,文武百官便赶去皇宫,在大庆殿向皇帝赵祯拜年,尔后皇帝会赐宴群臣。

寻常百姓则是换上一身新衣裳,携带些许礼物,前往亲朋好友家中,登门相互拜年道贺。

杨家在东京没有亲戚,来往的唯有邻里,以及果子张、李铁匠这些生意伙伴。

但凡有客人到来,一身崭新花裙的杨雪便站在门口,笑盈盈地迎客人进门。

茶点果品早已准备好,好生招呼着,如果有孩童,杨浩还会给六十六个铜板作为压岁钱,图个吉利。

让杨浩意外的是,沈放竟然派了个仆从前来拜年。

这年头仕宦之家是不亲自上门拜年的,尤其是东京这等皇亲国戚,高官显爵聚集之地。

若是一一登门拜年,恐怕两个月时间都走不完,故而除了亲近重要人家,大都是派个仆从带着名刺和礼物登门,号称是“拜年飞帖”。

沈放能记得派人前来,可见还是把自己当朋友的,杨浩颇为感动。

前往沈府回访拜年肯定不合适,故而打赏了拜年的仆从,并令其捎了礼物回去。

礼物很贵重――

一瓶二锅头!

撕去了标签,晶莹剔透的玻璃瓶让仆从大吃一惊,表情几变。

本来仆从还有些许郁闷,其他人都是前往达官贵人的府邸拜年,自己却要来市井小门小户。

掉价,丢面子!

不过此刻,这名仆从惊喜万分,庆幸不已。

不止是收到了丰厚的赏钱,还有幸呈送一件“至宝”。

宰相家的仆从,也算见多识广,琉璃并不陌生,但是这般晶莹透亮的“琉璃瓶”,见所未见,让人惊叹。

还有瓶中的液体,同样晶莹剔透,毫无杂质。

听杨浩说是酒水,仆从又吃了一惊,传说中的琼浆玉液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仆从捧着二锅头走了,动作轻缓,小心翼翼,唯恐不小心损伤了“至宝”。

杨浩轻轻一笑,背起杨雪,牵着大黄狗,叫上婶娘一道出门去了。

家中再无客人,冷冷清清,还不如出门逛逛庙、街市,图个热闹。

走到巷口之时,看到有人往井里撒麻豆,据说是一种避瘟疫,祈求平安的风俗。

更奇葩的是,有人拿着竹竿吊着一串铜钱,在拍打粪土堆。一边拍打,旁边有人假装痛呼,然后高喊“如愿”……

据说是祈求富裕的一种风俗。

能不能发财杨浩不知道,但他对“视金钱如粪土”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看法…

元日东京最为热闹之地当属相国寺,新年第一天,求神拜佛,祈愿平安吉祥的是很多人的选择。

据说有人半夜就守在寺庙门前,只为赶早率先进香祈福,与后世争抢头柱香的情形十分相似。

出了相国寺,街道两边的店铺热热闹闹,人来人往。

由此可见,节日营销是古来传统,历史悠久。

也验证了一个史实,宋朝的市井经济空前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