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少年强国强(1 / 2)

第4章:少年强国强

要办大事,来不及做更多的思想教育工作。

士颂知道古时干成大事的人,都是慷慨激昂地振臂高呼,应者自然是云集。

比如“均贫富、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等等。

再有激情的,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更高级的,就是匡扶天下、以证大道。

士颂就准备采用这个,借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对于郡内各署衙的岗位安排,士颂本着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了快速地任命。

原有的官员,只要是政绩尚可,又还接受新人新办法管理的,一律留任;但凡有调皮捣蛋说怪话儿的,立即革职卸任。再有暗中阻拦的,立刻请入县狱、郡狱去“喝茶”。

士颂快刀斩乱麻,官吏们也都很配合。

无论是官是吏是差役,都懂得现职比回家种地好得多。对于新太守及其颁布的命令,他们很配合地落实执行。

安排好了之后,士颂带着众人查看了城内的府库、粮囤等处。

巡看过后,众人都觉泄气:武械陈旧、粮秣缺少。

回到大堂,许靖再通报了户籍人口及其衣食状况,众人更觉挠头:还别说进攻敌人,饿得浑身发软的百姓们,能够披上衣甲、拿起刀枪,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兵士不多也就罢了,谋士、将领,这些人才也找不出几个。

积存粮秣、钱财的府库,基本上是空荡荡的,如何招募、训练兵士,怎么以浩浩荡荡的部伍及补给车辆,去对外攻城略地呢?

以这样的状况,别说向外争夺天下,就是内保也让人感到心中不安。

可这样的窘迫状况,并不能难住胸怀大志的士颂。

回到太守府衙,他随即开始重新的部署。

城中的太守府衙大堂内,士颂跽坐在公案后面,发布了几项命令。

士颂自领南海郡太守及正道大将军职务;

郡丞,袁徽,兼管官学;

长史,许靖,兼管盐铁、海外贸易;

郡都尉,袁忠;

督邮兼兵曹从事,薛综;

……

这些当代名士,本是士燮等人要来辅助(盯防)士颂的。现在接受了这样的官职,他们都觉得很惊讶。

面对众人的疑惑神情,士颂冲他们挤挤眼睛,淡然地笑道:“诸位大才,暂时委屈现任。等以后我建立了一个理想国度,再给予诸位重任!”

这话听在耳中,几人都是似懂非懂:“什么是‘理想国度’?”

“大华夏国!”士颂环视着众人说道。

几人闻言先是大惊失色,再就疑惑不解。

士颂自命正道将军,本来就已经受到袁慧等人质疑。

现在又听到这个国名,他们看着年轻的士颂,更觉得脑袋里很茫然。

犹豫许久,心里不断打鼓的袁徽,蹙眉问道:“敢问太守,你,你这是要谋反吗?”

他的话问完,不管是认同还是持着疑问态度的人,先是一惊,再就一起把求解的眼神看向士颂。

要想让这些思想刻板的人真心辅助自己,士颂知道,那就先要站在道义、道德的制高点。

他淡然地冷笑几声,接着反问道:“刘表、刘璋都是汉室宗亲,可有恭顺朝廷之意?”

叹气摇头后,袁徽只得说道:“曹孟德逼遏天子,诸侯自是不服。哎,大厦将倾啊。”

“孙策奔袭江东,是按照旨意做的吗?曹操破徐州,坑杀无数兵士、百姓,这哪里还有道德底线?袁术自立为帝,不顾治下百姓死活而发动战争,这是有良知的人应该做的吗?”士颂愤慨地说罢,看向众人。

领导这样的眼神看过来,众人听得有理,更必须要予以配合。他们纷纷痛斥天下无道、那些人实在是乱臣贼子,必须予以斥责,必要时予以讨伐。

官将们纷纷附和,表达着心中的愤怒。许靖在一旁,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恨道:“汉室倾颓,诸侯只图一己私利!”

袁徽皱眉思索片刻,还是把求解的眼神看了过来。

士颂知道历史的发展脉络,知道三国归晋后不久,就迎来了汉人最大的悲剧——长达数百年的五胡乱华。

那样的事实,果然应验了袁徽当初说的未必是这个意思的话——兵革既兴、外患必众。

想要那样的事不再发生,就要从现在的乱世来入手解决。

士颂挺直身子回应道:“汉人欲永久治理华夏,就要先停止内乱!否则,外患必众!止杀、止乱,这是我的责任,也是诸位大才与将军们的责任!”

心气很高的薛综,立刻大笑着附和说道:“太守所言极是!要让恶徒安静下来,只有用武力慑服!难道还要给他们讲什么‘务必敬天爱民’的道理吗?”

作为心腹之人的他说出这样的话,其他的官将心中暗惊之后都看向士颂。

见士颂目光如炬,众人连忙附和道:“薛将军说得太好了!”

许靖沉默片刻,看向士颂说道:“要让百姓安顿下来,要图谋天下安定的大计,总要有衣食方可。现在,我们困难颇多,如何是好?”

“这些,某早已有了对策。”士颂镇定地回道。

众人并不知道他有何对策,但见他如此镇定,也都相信了领导总会有出神入化、定国安邦的雄伟韬略及实践能力。

袁徽安静地听了大家的交谈,颔首表示听懂、认可。

他沉思后,诚实地道出了皇帝新装的真相:“太守固然胸怀天下,可眼下既无众多兵将,又无丰足的粮秣。近几日,我们去到城内外巡看,见到的都是饥馁百姓,以及空荡荡的府库。”

“是啊!这样的现状,不用说进取,就是自保都很困难呢!”许靖接过话来叹道,“想要征召百姓为兵,可疫病缠身者也甚多。”

“嗯,”士颂回应一声,随即说道,“这是事实。但某却有信心——欲要天下安,南海郡先做个样板!”

这是个新词汇,众人一时有些茫然。

见众人都没听明白,士颂再解释道:“就是先要南海郡的百姓们,提前其它地方的人们,先富起来!”

众人听了,都感慨不已。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大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是连稀粥、咸菜都不能安心地吃进嘴里的事实。

富裕?那是官贵们的现实。还别说让老百姓富起来,就是老百姓每天都能吃饱肚子、身上的衣物穿着得体,那也是亘古未有的事。

众人看看身上的官服,再拍拍自己的肚子,各自暗想着:我等俸禄都未必每月按时足数发放,还让老百姓们先富起来?

他们的眼神茫然迷离,士颂却自顾镇定地说道:“以此看来,你们就知晓了——某不是什么谋反,而是要安定天下,为万民带来安乐。那样的状况,难道不是我们,不是天下每个人,都翘首以盼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