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9章 必须给岁币(1 / 2)

第419章 必须给岁币

A ,最快更新盛世慈光(重生)最新章节!

大幸与西凉国宣战的消息,让天京城的百姓惊慌了一阵,后来发现太阳照常从东边升起,德光帝的寿诞也照样举行,还要开放宣德宫和金鳞池,让百姓观看各国珍禽异兽,小日子照样过得欢脱乐呵,也就淡定了。

再说这也不是西凉先攻打大幸,而是大幸主动宣战,还是楚王挑的头――百姓就不止是淡定了,个个先给西凉人点好蜡,大有买包花生,等着看西凉人好戏的架势。

德光帝愉快的寿诞过后,便是给北戎使节最后的期限了。北戎副使慕容仁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不敢再做小动作,极其老实交出了道歉国书和赎命财物。

假日后恢复早朝,慕容仁就将黄澄澄,亮晶晶的钱财和宝物,一箱一箱铺了一地,内库财物丰厚的德光帝还好,直叫一直愁国库空虚的大臣看花了眼。

方如远当堂念了北戎使写的《致楚王殿下歉意书》,北戎使的语气十分诚恳,认错态度良好,充分认识到在大幸的地盘上抢楚王的桌子,并企图攻击楚王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是违背国家和平条约的,是违反人类道德准则的……

从邸报中分离出去的副刊,已经独立成为了一份官方报纸《每日朝闻》,北戎的致歉书就登载在首页要闻上。大幸民众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样,家家庆祝,户户挂彩,为这一次的精神胜利庆祝,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幸人对楚王的敬仰与崇拜,是绝对不容人欺辱的。

这一□□会,还讨论了高蕃与南理提交的重开边贸的国书,但依然没有达成共识,还在讨论阶段。不过这一次,两国申请的消息登入了邸报。

同时在楚王授意下,登入邸报的还有四国在十一年前签订的几份称臣纳贡的国书内容,上面每国每年该缴纳多少岁币,也十分清楚。

这一下可算直接戳了马蜂窝,不仅四国使节风中凌乱――他们真没想到楚王都不打个商量就直接公布,逼得他们不拿个态度,不拿钱出来,根本就无法下台。

就是大幸人也是第一回知道有这样的国书,整个国家上至权贵高官,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讨论这件事。很快把“x王与胡子不得不说二三事”“八一八某王男宠”这样的八卦给轻易压了下去。

……

于是第二日沐慈上朝,就有个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的御史,居然当庭指责楚王这种不打招呼随便公布国书的行为,指责他“十分不友好,太小气了,一点没有大国风度”。

平时不管御史怎么弹劾楚王,楚王一般都是爱理不理,不会针对打压哪个御史,但也不怎么理会攻击内容,只当什么都没听到。

今天听得这弹劾,楚王忽然在王座上冷笑一声,这让习惯了他淡漠表情的大臣,激灵灵抖了抖身体,打了个寒噤。

德光帝关心问:“九弟,可有什么要说的?”

“三哥,我觉得挺有趣啊,这是收了多少好处呢,居然为了帮四国说话,颠倒黑白。”沐慈冷笑。

那御史激愤,指着沐慈道:“老夫自问一生清明,两袖清风,楚王为何血口喷人?”

“哦,那就是真蠢成这样了。”沐慈毫不客气道。

楚王毒舌是谁都知道的,重臣有许多当过他的老师,深刻领教过。所以没有一个大臣在这时候同情那御史。

御史老血都要吐了。

沐慈只是轻描淡写道:“国书是真的吧?”

这个大家都看过,没错。

沐慈道:“我个人认为,交情归交情,契约是契约。若因为和谁有交情,契约可以不遵守,那与这般言而无信之人可不值得谈什么交情。况且我们和四国并没交情可言。”

是的,还有仇。

沐慈冷冷瞄了那御史一眼,道:“没有交情,就为让人夸一声‘大方’,就可不遵契约,自己应得利益都不要……你不是蠢,是什么?”

众人:“……”是真蠢!

沐慈又一脸正经道:“大家谁和这蠢才有交情的,明天都去借个钱,只需夸他一句‘大方’,有‘名士风度’,他必不好意思让你们还钱的。”

难得楚王讲笑话,虽有些冷,可因为他脸色十分正经,好像真打算这样让人去做。众臣真有些觉得好笑的,忍笑忍得好辛苦。

那御史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红一阵,却实在找不到话反驳,又不敢对楚王不敬……楚王翻脸是真翻脸的,他从不和任何人讲交情。

“三哥,”楚王对德光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国与国之间更该如此。”视线又在所有大臣身上扫视一遍,神色冷峻,目光如有刀剑般实质地锋利,“大家记得回去算一算他们有多少岁币没给?什么时候给出诚意,什么时候再来具体商谈。”

众臣点头,但心里嘀咕:四国怎么可能会老老实实称臣纳贡?而且十一年欠下的是一笔天文数字……难道楚王是在涮大家,其实不打算重开的?

大家看着楚王。

沐慈倒给出了他此举的解释:“想一想十一年前的凶险。这充分说明太容易到手的往往会嫌东嫌西,讨价还价,还不懂得珍惜。”

朝臣对政治都比较敏感,此时才恍然,这明显是为了给四国大大的教训,以免让四国以为大幸没脾气,生出十一年前那样的乱子来。

大臣服气了,反正边贸开不了,大幸又不着急,他们决定站在楚王这边,不叫高蕃、南理欠债还钱给出一共十一年的岁币,绝对不肯重开茶马互市。至于西凉和北戎……一个战争中,一个可能要宣战,不着急谈边贸问题。

……

朝堂的消息,因为夜行卫得到指示,所以故意对敌国的细作透露了,各国使节团得到了消息,没侵略过大幸的纷纷觉得庆幸,而四国使节眼都是黑的。

高蕃有几个年轻气盛的使节,立即嚷嚷着要回去,准备开战开战。立即被大使一个锅贴打老实了。

开战个p,十一年前他们有铜有铁造了兵器,倾巢出动,与北戎、西凉、南理四线威逼大幸朝,结果呢?

高蕃大使白桑阿奇是一个大部落的族长,在高蕃诸部联合的“高阁”议会上是很有发言权的,他脑子里把前事与现状都过了一遍。

十一年前,四国都没能讨到好处,高蕃和南理虽然出其不意突破了人家的边防线,可愣是被自发抗击的民众堵着了,无法深入,惹来天授帝御驾亲征,才小半年就全被灭光。

虽然高蕃也叫大幸朝当时的禁军和边关人口十去七八,但自家损失也大得无力承受,高蕃诸部大部分青状人口都被天授帝留下了,埋骨他乡。

大幸却还有整个腹地的人口可以随时补充边防,而高蕃诸部却是真的彻底被打瘫了。虾米南下深入,大大抢劫的梦,通通碎了碎了的。

高蕃虽然经过十一年,又有一批孩子已经成长,但明显还是太稚嫩,根本不是百战之兵可比。看吧,就像队伍里几个年轻人,气盛,不知道天高地厚。

大家现在都还没缓过气来呢,又被禁绝了十一年的茶马互市,那肉腻得呦,那老旧款式的绸衣难看得呦,小日子过得呦,还不如不打仗呢,真叫西凉五王子给害苦了,活该他得罪楚王被整治。

好容易有商人肯冒险走私茶叶布帛,结果楚王又狠狠把走私贩都给揍趴下了。据说楚王也才十七岁,是个连掌军的定王,还有整个禁军系统都被他干翻了的主儿,果然――年轻人,气盛!

不过老天爷给关了门,至少会留下一扇窗。这楚王难怪要狠狠打击走私贩呢,原来是想私变公,要重开茶马互市,好处准备自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