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一章 打情骂俏•小世子(2 / 2)


“嘿嘿,不敢不敢……”

林如菀挽着赵攸怜的手,莞尔道:“下人正在收拾厢房,你们先在此处少坐,点心很快就送来。我去瞧瞧我那儿子,将他带出来见客。”

赵攸怜曾听说过郑王与王妃独有一子,名唤李仲寅。年方六岁,已然识文断字、下笔文章。御令指派了宫中太傅当他的教书先生,要他习圣贤之道,成济世之才,也不知李煜那些嫡生的儿子听了作何想。

这孩子小小年纪,想是又在读书了——思及此,赵攸怜忙应下,将林如菀送到了门口方回来。

见女子回来,林卿砚闲话道:“我那小外甥是个人才。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还没把脑袋读死,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也是难得。若他来日能不在朝为官,当个说书人倒是不错。”

赵攸怜忍俊不禁:“有你这么当舅父的吗?哪个人家不是希望儿女飞黄腾达的?”

说完又一想,她这词用得差些意思,郑王世子出生便显贵无比,又往何处飞黄腾达?

“要是我的儿子,我就不让他入朝为官。当官有甚么好的,总是替人干活。不如留在乡下种田,有股子力气养活一家老小就够了。”

林卿砚偷瞄了女子一眼,见她默不作声,又改口道:“不过,若是孩子他娘想要他做官,那我也随他去了……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娘……”

赵攸怜被逗得“噗嗤”一笑,“所幸,你孩儿他娘也是个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的。”

“好了,这下皆大欢喜。”林卿砚眼珠子一转,觍着脸皮问,“你猜猜,我会有几个孩子?”

素知他不正经惯了,赵攸怜只摆摆手:“你会有几个孩子我怎么知道。”

“你若不知道,帮我问问孩子他娘的意思,不就知道了?”

“好罢。既然林兄有此请,我哪日见着你孩子他娘,就帮你问问。”

“多谢多谢……”

二人就这般你来我往地打情骂俏,听得端点心进来的两个小丫鬟面颊透红,摆好茶点便忙不迭地退了出去。

二人围着几盘茶糕点心大快朵颐起来,不多时,便听门外向王妃和世子行礼的叠声一径传来,很快,林如菀便携着小儿李仲寅穿门而入。

“二舅!”只见一个半人高的男娃奋力一扑,撞进了林卿砚的怀中。这孩子虎头虎脑、眉眼清朗,除了衣着华贵些,活脱脱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垂髫小儿。

“寅儿——”林卿砚扛起小外甥,在空中抛了个来回才放下,刮着小孩儿的鼻子问道,“想不想二舅?”

李仲寅点点脑袋,义愤填膺地控诉:“二舅说话不算话!母妃说二舅至多十日便回来的,可这都过去两月了!那汴梁有甚么好玩的,竟让二舅这般乐不思蜀!”

“那汴梁可好玩了,大街小巷、市集庙会、王亲贵胄、人生百态,实在热闹得很。”

“那又如何,这些金陵不都有吗?”李仲寅仰着脑袋望向二舅身后的姐姐,咧嘴笑了:“寅儿知道了,汴梁颜如玉,伊人世无双。”

“人小鬼大!”林卿砚侧身让过,介绍道:“叫二舅母。”

他介绍得实在草率,林如菀实在看不过眼,补充道:“这位是赵姑娘,你二舅的未婚妻。”

李仲寅一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气,抱手在前揖道:“二舅母!”

赵攸怜没法,只得讪讪笑着还礼,“小世子。”

“舅母不必见外,同二舅一样唤我寅儿便好。”

赵攸怜暗自腹诽这世子小小年纪,未免太古灵精怪了些,额角不由得汗落。

“二舅,你看过姨母了吗?她近来有些不大开心,寅儿怎么劝,她都开心不起来。”

林卿砚摸着小鬼头,信誓旦旦道:“放心。二舅出马还有甚么搞不定的?最迟明日,铁定还你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姨母。”

“姨母身子不便,如何能活蹦乱跳,当心动了胎气。”李仲寅一本正经道。

“嘿!你个小娃娃懂得倒是挺多。”

“二舅,你莫非忘了?我早已过了六岁的生辰,已经不小了。”

“你这属于异军突起,你看别家你这么大的娃娃都在做些甚么?”

“别家?指的是宫里那些皇堂兄吗?他们同寅儿一样,卯时起,戌时眠,白日习文,晚间……”

“好了,你们舅甥就别斗嘴了。”林如菀笑道,“厨房已经备好了晚膳,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