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九章 强留于汴•拜相府(2 / 2)

与此同时,相府西苑中,一个婢女撑着轻伞、款步迈进暮芙园,经通禀进了里屋。

“二少夫人、怜小姐。”

“茉竹?”赵孟氏撂下手中的活计,认出这女子乃是在主厅中当差的丫鬟,“怎么了?”

“回二少夫人的话,”茉竹已至桃李年华,未许人家,办事沉稳周全,乃是赵普跟前得力的婢女,“二少爷命奴婢来此传话,说是前厅来了客人,他须得随老爷陪客,请夫人在怜小姐这儿多坐些时候。万一迟了,只怕明日才能陪夫人出府了。”

“知道了。前厅来的是甚么人?”赵孟氏不由得好奇,究竟是甚么贵客,值得一国宰相携子相陪。

“是江南国的郑王爷。”

赵孟氏同赵攸怜对视了一眼,皆是哑然。

“江南国的王爷,同爹很熟?”赵攸怜抬眸发问。

“这……”茉竹颔首浅笑道,“许是来拜年的。”

赵攸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赵孟氏温声谢道:“劳茉姑娘走这一遭了。”

“二少夫人折煞奴婢了……奴婢告退!”

茉竹退下,屋中只剩下姑嫂二人。赵攸怜眼睛滴溜溜地一转,扫过赵孟氏鼓起的肚子,甜笑道:“嫂嫂,外边雪大,二哥让你在这多坐坐,你就好好歇着……我,我想溜去前厅看看……”

“怎么?和我坐在这里,闲得发闷了?你这是嫌弃嫂子身子不便,想撇下了我去?”赵孟氏一面嗔笑着,温声劝道:“还是别多事了,免得又惹爹不快,你说呢?”

“哪里!”女子义正言辞地反驳道:“我这是怕累着嫂嫂和我那小侄子!”

又一把握住妇人的臂弯,轻摇道:“我保证,就偷偷地在窗户底下蹲一会儿,一定不会让爹发现的!我心里明白,就我这身份注定登不上大雅之堂,又怎会去给大家找不自在……可是我真的想去看一看,就看一眼……”

女子说着说着,眼波汪汪,嘟起小嘴,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赵孟氏见她说得情切,心有不忍,终是点点头应承了。

只身偷偷离了暮芙园,赵攸怜便如出笼的小鸟一般,身轻如燕地在园中踏雪穿梭。方才的自菲之语五分真情,余下九十五分皆是作戏。左右她这般哄二嫂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以致此番是半分愧惭也无,心早飞到相府正厅去了——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江南国的事,二哥总是瞒着她。这一回,她倒要亲眼看看,李从善那家伙要玩甚么把戏。

正厅中隐隐传出爽朗的笑声,主客双方似谈笑正欢。赵攸怜放慢脚步、猫着腰,凑到了墙根。方才运气似有些急了,她竟有些气喘起来。窗户关得严严实实,屋中的暖一丝也透不出来,她将外袄裹得紧了些,挨着墙沿蹲下。

“不比江南四季如春,”赵普的声音,“汴京冬寒,王爷在馆驿之中,住得可还舒适?”

“劳赵相挂心。馆驿中下人甚众,服侍周到,本王带来的人都派不上用场了。”李从善道,“只是,善奉国主之名来宋进贡,如今公务已了,善亦不便多扰,一直打算着寻个合适的时机进宫觐见皇上,当面拜谢辞行。”

“王爷大驾,若能在汴梁多留些时日,乃我等之幸。倘王爷另有要事,自是不便强留。待陛下首肯,王爷定下归期,赵某定要摆酒为王爷送行。”

顿了顿,李从善道:“先谢过赵相美意了!”

接着,二人接着汴梁冬寒的话题聊了下去,从雪水烹茶、青梅煮酒的雅人韵事,谈到《阳关三叠》《秦王破阵》的雅音乐理,偏偏只字不提国事,句句不谈同心珏,听得赵攸怜是云里雾里,抓不住半点关键。

终于,她在墙角外再也待不下去了,捶着蹲麻的两条腿,踉踉跄跄地往西苑的方向走,一面气恼着——这江南国的郑王没事跑赵府来做甚么?唐国王爷、宋国宰相,两个人的交谈不说唇枪舌战,至少也得一语双关、话里有话罢?可她怎么半点意思都没听出来?虽说她不畏寒,可蹲在墙外吹了半会子的冷风却一无所获,怎么想都亏得慌!

穿过东苑的园子,发麻的双腿渐渐恢复了知觉。在东苑停留得愈久,愈容易被人发现,她正想施展轻功,耳边却传来一男子的朗声: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是二哥的声音,“可是崔道融此诗?”

原来二哥不在正厅中陪客,他在园子里做甚么?赵攸怜心生疑惑,沿着声音的方向探了几步。

“不错!赵兄,你瞧我这记性!”

女子的脚步猛地一顿,在雪地里直挺挺地站住了。顺着声音来的方向望去,挂白枝杈间,两个颀长的身影立在一树寒梅前,右边的正是赵承煦,而左边的,竟是,林卿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