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他哭起来我真的顶不住[娱乐圈]第24节(1 / 2)





  随着嘉宾们的出现,台下响起一阵比一阵热烈的掌声。

  话筒首先交给徐导。

  “大家好,我是徐泽恩,首先在这里感谢大家能来参加《盛开》的路演,谢谢你们选择《盛开》,同时也希望《盛开》能给你们带来一场愉快的观影体验。”

  “不愉快!”徐导话音刚落便有人在台下大喊,“我都要哭死了!”

  现场顿时笑成一片。

  “实在不好意思。”徐导的笑容愈发真诚,“那你会来看第二遍吗?”

  “会!”

  回答的不止一个人。

  稳了。

  之前的忐忑和担忧都随着这一声会消散。

  台下有人举手:“我想请问一下徐导为什么会把冀北定位路演的第一站?”

  并不尖锐的问题,徐导说出早在心中预演了无数遍的答案,也是他的初衷:“因为五年前,我所执导的《告白》路演第一站也在冀北,然后结果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告白》,没关系,也别回去搜,我也觉得挺难看的。”

  很少有人能如此直面自己失败的过去,徐导的脸上看不出任何不高兴,他已经真正从《告白》给他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现场发出善意的微笑,徐导接着发言。

  “在筹备《盛开》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所以我把冀北定为了路演的第一站,我想让大家看见,徐泽恩,他站起来了!”

  徐导年近半百,此刻却发出了少年人般的呐喊。

  台下掌声雷动。

  下一个提问者站起来,询问的对象仍然是徐导。

  “《盛开》很感人。”他先夸了一句电影,徐导说了声谢谢,“我看了《盛开》的演员表,发现大部分都是没有过拍戏经验的新人。徐导您也说您要用《盛开》告诉大家您站起来了,是什么原因让你有勇气选择他们,而不是其他有经验的演员呢?”

  作者有话要说:  齐导真是又暖又怂!

  春儿:给大家拜个早年吧。

  大声告诉我我长不长!!

  接下去三天都会有万字章,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26章 上映

  为什么会选他们?

  “其实原因有两个。”徐导比了个二,?“一个是因为钱,有经验的演员太贵了,我们剧组请不起。”

  很实在的原因,?徐导今日的发言总是在逗人笑。

  “另外一个原因你们已经看到了。”徐导侧身看向周嘉佳等人,?“他们在电影里的表现都很优秀不是吗?”

  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说是。

  “不过,?你有句话说得不太对。”徐导话音一转,?“新人并不代表就没有拍戏经验。”

  周嘉佳他们知道徐导这是要说宗继了。

  “咱们的弟弟在拍《盛开》之前,就已经在不少剧组演过戏了,?不然我也没有认识他的机会。”

  宗继并不在现场,?徐导的话勾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

  “对了,弟弟呢,?今天怎么没有看到弟弟?”

  “弟弟回家过年啦。”不等徐导回答,?就有人解答了他的疑问。

  众人又想起了前两天热门上那个抢火车票的话题。

  “徐导,春节档的票房竞争这么激烈,是什么原因让你选在春节期间上映呢?”

  据统计,?预计在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共有十二部,后期有四部电影退出了春节档期,?最终剩下八部竞争春节档票房。

  论综合竞争力,《盛开》排在倒数一,作为一部受众较小的文艺片,?它的预期票房远不及前七部有一线演员加盟的大制作电影。

  尽管有财大气粗疼女儿的周总做投资人,《盛开》首日的排片量仍然不到百分之五。

  这是一个极低的数字。

  没办法,文艺片的命运便是如此。

  影院不是慈善机构,他们虽拥有排片决定权,但如何排片仍然是取决于市场。哪些电影热度高,哪些电影的票可能好卖。简单来说就是,观众想看什么电影,?他们就排什么电影。

  曾经有文艺片的导演为了排片率下跪,因为排片率不符合预期而愤然“竖中指”,而那又如何,小众就是小众,无法打动资本。

  徐导是过来人,知道4.9%的排片率已是制片尽了最大努力的结果。

  对他而言,不低了。反正文艺片嘛,票房多少不重要,拿奖才是最主要的目标。

  “定档春节的原因有很多,我倒是想选国庆,但时间不允许啊,元旦也早了点,春节是最合适的,我也想早点让大家看看我这次拍的电影怎么样,值不值得大家再相信我一次。”